【中國夢實踐者】“農民教授”朱有勇讓這個貧困小村莊有了大批“博士后”

2017-12-27 10:52:35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某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個拉祜族村寨的農家小院門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邊幾位年輕人:“走,鏟地去。”說罷扛起一把鋤頭就往村外馬鈴薯地走去,幾位年輕人也抓起鋤頭緊隨其后。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協(xié)主席朱有勇,幾個年輕人是他研究團隊里的博士。

(朱有勇在田間地頭)

(朱有勇在田間地頭)

2015年,中國工程院與瀾滄縣結對幫扶,朱有勇院士帶來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組成的專業(yè)團隊,云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為科技扶貧示范點。從此以后,他們走到哪,村民們就跟到哪兒?!八麄兛墒巧厦媾蓙淼牟┦?!別看我們才小學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這樣,貧困的小村莊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蓋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觀念還是舊的?!庇捎陂L期閉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純收入只有1200多元。

“這里并不是資源貧困,而是典型的素質貧困。越是這樣,科技扶貧越能起大作用?!敝煊杏潞蛨F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快速開出“脫貧藥方”——種冬季馬鈴薯。

此后的時間里,朱有勇14次來到蒿枝壩村,大半時間是在村里度過的。博士們居住的村民活動室被村民們稱為“科技小院”。

 

(農民喜獲豐收)

(農民喜獲豐收)

2016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落進了蒿枝壩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馬鈴薯排隊“破土”。一算賬,村民們兩眼放光: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總產值達90萬元。僅用半年時間就讓村民們的收入翻了好幾番,朱有勇和他的團隊被村民們贊不絕口。

豐產的消息幾天就傳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馬鈴薯,蒿枝壩還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種植和禽畜養(yǎng)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見為實,群眾就看實效。”朱有勇感慨,“扶貧先得扶智,村民們不是不想干,關鍵要扶到實處,教會他們怎么干!”

在過去30多年中,朱有勇團隊的農業(yè)科研成果已經造福上億農民。他們研發(fā)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10省區(qū)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們研發(fā)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于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并能增產20%~30%。

成長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獲于土地,從農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將論文寫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歡的稱號也是老鄉(xiāng)們送給他的——“農民教授”。

近年來,國家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朱有勇也給自己定了新目標?。ㄋ夭膩碓矗喝嗣袢請?光明日報 新聞聯(lián)播)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