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您好,這里是12345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近日,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舉辦“聽民意·辦實事”12345熱線開放日活動,邀請“兩代表一委員”走進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跟聽群眾熱線、召開座談會,通過多維度聽取公眾意見,零距離感受熱線的“速度與溫度”。
活動現場,受邀的14名代表詳細了解了熱線辦理流程,工作人員通過數字大屏介紹了12345熱線的發(fā)展歷程、基本情況、工作機制及運行成效。
走進12345熱線話務間,在熱線班長指導下,參觀代表戴上了耳麥,“一對一”跟聽體驗話務員工作情況……在話務員接聽市民來電的間隙,她們還認真向參觀代表介紹,每個熱線電話的背后都要經過建立工單、派發(fā)、回訪審核等多個流程,任何環(huán)節(jié)都要記錄精準,容不得一點兒馬虎。
在隨后的“面對面”互動式的座談會上,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寧紅及相關負責人認真聽取了代表們的意見和建議:能否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動,讓群眾提交的訴求得到更快的響應與解決;面對每天巨大的來電量,如何讓熱線處理環(huán)節(jié)更細致、更直接;面對高壓的工作,希望加大對話務員的關心力度,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
參與電話跟聽體驗的代表齊董輝說:“我跟聽了4個電話,發(fā)現話務員服務態(tài)度很好、用語規(guī)范,熱線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和督辦都很及時?!?/p>
來自市中心醫(yī)院的代表任海燕對此次開放日活動深有感觸,她認為接線員干的都是“技術活”,有些群眾在遇到煩心事時,說話的語氣不好,可話務員卻展現出超強耐心并做出專業(yè)解答,希望廣大市民能夠對話務員多一分理解、尊重和包容。
作為“民有所呼 我必有應”的前沿窗口,12345熱線負責受理群眾通過電話、微信公眾平臺、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110非警務類警情、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等多渠道反映的各類民生訴求。截至目前,我市訴求辦理情況中,12345熱線的話務量達49萬件。其中,來電的當場答復率為77.11%,其余全部進行了轉部門辦理,辦結率和滿意率分別達100%和97.90%。
“這次舉辦熱線開放日活動,旨在通過社會公眾的直接參與和監(jiān)督,幫助平臺更好地發(fā)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進熱線的服務更加精準、高效、貼心。”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政務監(jiān)督科科長王曉燕說,12345熱線將持續(xù)圍繞企業(y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常態(tài)化提供惠企政策咨詢、政務服務指引等,全方位為企業(yè)分憂、為群眾辦事。
服務無止境,便民無上限。下一步,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將繼續(xù)深化12345熱線平臺建設,全力以赴提高辦理滿意率,切實發(fā)揮社情民意作用,架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用心當好政務服務“總客服”,助力營商環(huán)境持續(xù)優(yōu)化,為我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貢獻力量。
記者 祁 欣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