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探尋歷史足跡 聆聽文明回聲

2024-11-23 08:52:36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四千年前的黃河關口——興縣碧村遺址考古成果展”在陶寺遺址博物館二層臨展廳拉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陶寺遺址博物館引進的第一個展覽。游客們紛至沓來,盡情享受這場文化盛宴。

  興縣碧村遺址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地處蔚汾河與黃河交匯處,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黃河流域的關鍵地域節(jié)點,它與我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同屬龍山文化時期,在探索古代文明起源進程中地位舉足輕重。

  本次展覽分為“天下萬國”“建城安邦”“千年石城”三個單元,全方位展示興縣碧村遺址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在“天下萬國”單元,通過一系列的考古發(fā)現與文物展示,為觀眾呈現龍山文化時期各個區(qū)域文化相互交融又各自獨立發(fā)展的態(tài)勢。“建城安邦”單元則聚焦于遺址中與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相關的文物遺跡,從中可以一窺當時初具規(guī)模的社會組織與管理模式。而“千年石城”單元更是展覽的一大亮點,集中展示了興縣碧村遺址作為千年石城的獨特風貌,生動展現了當時高超的石工技藝和石城所承載的厚重歷史。

  步入展廳,各類文物精品令人目不暇接。玉器中的玉琮、玉璧,其造型規(guī)整精致,工藝細膩精湛,紋理絲絲入扣,生動彰顯出四千年前先人的卓越技藝與高雅審美情趣。陶器涵蓋陶罐、陶碗等,紋飾豐富多樣,繩紋古樸典雅,方格紋規(guī)整有序,直觀地展現出當時人們的生活風貌與社會文化氛圍。

  來自太原的考古愛好者薛璟暉觀展后興奮地表示:“一直密切關注陶寺遺址博物館的動態(tài),此次展覽著實給我?guī)砹藰O大的震撼。無論是場館的布局設計,還是文物的陳列展示,以及講解的專業(yè)深入,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彰顯出極高的水準,讓我對龍山文化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

  展覽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留言簿上滿是觀展感悟與贊美?!斑@場展覽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魅力,實在是令人難忘的一次經歷!”“興縣碧村遺址考古成果展,為我打開了一扇了解歷史的全新窗口,使我對這片土地的往昔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薄?/p>

  興縣碧村遺址是龍山晚期的大型石城聚落,為“石峁文化圈”的重要一員;陶寺遺址則是黃河中游地區(qū)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二者借汾水地緣聯系,在文化與建筑等多方面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所出土文物為剖析當時社會結構、經濟形態(tài)與文化特質提供了關鍵依據。此次興縣碧村遺址考古成果展,不只是文物的集中展示,更是連接現代與史前文明的堅固橋梁,它讓不同背景的人群都能與歷史展開深度對話,深刻感悟黃河文明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有力推動了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此次展覽由山西省文物局、臨汾市委市政府等多部門聯合主辦,展期從11月12日持續(xù)至明年5月12日。

  記者 亢亞莉 劉臨琦 任怡星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