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家”
知青們在照片墻前追憶過往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40年前,50余名十七、八歲,風(fēng)華正茂的年輕人響應(yīng)“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先后在1974年和1976年,分兩批來到中條山森林經(jīng)營局三交林場,在這片熱土上開山墾荒、植樹造林、揮灑汗水;40年后,年過知命、花甲之年的他們相約故地重游,一段共同的青春歲月讓他們再次相聚。
在距離浮山縣城30多公里外的寨圪塔鄉(xiāng)境內(nèi)的中條山森林經(jīng)營局三交林場,近日迎來了30多位“特殊”的客人,他們分別從堯都區(qū)、襄汾、侯馬、石家莊等地趕到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xiāng)”,在闊別40年后再次相聚,共敘情誼。一個個看似簡單的相擁,傳遞著40年來的溫情;一雙雙緊握的雙手,握得是多年的相思與難以割舍的回憶。
再重逢無限歡喜
“你還是老樣子,一點也沒變?!薄澳闶??哎喲,想起來了。有30多年沒見了,你這胖了不少,真是不敢認(rèn)了?!痹谌涣謭鲩T口,先期到達(dá)的知青牛金平早早等候于此,為了這次相聚,他專程從河北石家莊提前一天趕來?!拔耶?dāng)時是50多人當(dāng)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大家伙兒都很照顧我,一聽說要聚會,我說什么也得趕回來。”難得大家在40年后重逢又相聚,見面后的老友手拉著手有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
“現(xiàn)在的林場建設(shè)得真好,咱們進去看看?!庇腥颂嶙h道。大家結(jié)伴跟上前去,邊走邊聊,突然,知青們好似發(fā)現(xiàn)珍寶一般,一窩蜂的擠進林場的會議室。
“這不是咱們二隊當(dāng)時的合影照嗎,沒想到在這里能看到?!薄澳憧纯茨?,40年前多帥的小伙子,不過現(xiàn)在也是個帥老頭?!薄斑€記得咱倆這張合影嗎?一轉(zhuǎn)眼都有40年了,來來來,咱們就以這個做背景,再來照一張?!?/p>
……
知青們爽朗的笑聲回蕩在林場大院,之所以如此興奮,緣由看到了40年前他們曾在一起時的老照片。
為了將這段記憶留存下來,三交林場的工作人員在早些時候收集了一些知青們當(dāng)年的老照片,并將其制作成了名為《尋找當(dāng)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記憶重溫知青歲月的心酸和快樂》的照片墻,掛在會議室的墻上。沒想到這一舉動,讓再次“回家”的老知青們備感溫暖。
久別重逢,知青們坐在一起舉行了座談會。會上,大家回憶著當(dāng)年的單純和美好,回憶著曾經(jīng)的磨難和艱苦。當(dāng)播放到一部以護林員生活為題材的微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時,知青們好似看到自己的過往,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默默地摸開眼淚。
憶當(dāng)年不勝唏噓
“我們分別是1974年和1976年兩批到的林場,由于我們進場的時間是年初,因此進場后在場部進行簡短的學(xué)習(xí)培訓(xùn)后,就到點上開始了造林。我們栽下的第一片松林就叫知青林。”知青崔云回憶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季節(jié)的變化、工作的需要,他和同伴們一起參加了幼林撫育、茂林撫育等工作。特別是1977年造林結(jié)束后不久,在林局的組織下,三交林場與其他兄弟林場在大河林場的芹菜溝進行了采伐會戰(zhàn)?!拔仪宄赜浀茫?月4日到采伐工地,10月中旬左右離開芹菜溝,歷時5個多月,這是我們場工人師傅與知青共同生活、共同勞動聚集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傊?,在當(dāng)時林場的辛莊點、紅凹點、高家莊點、古洞口點、八畝點都有我們工作、生活的足跡,林場的各個工種基本都有知青的身影?!贝拊普f。
知青們回憶,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的三交林場,生活和工作條件都是非常艱苦的,吃的主食以玉米面為主,蔬菜以蘿卜、土豆為主,喝的河中水,點的煤油燈、睡的大通鋪。交通不便,點與點之間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工作是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吃飯,帶著窩窩頭上山,太陽落下山,在山上大部分時間連水也喝不上;為了就近干活,不少時候住在離工地就近的村莊,多個人擠在一起,晚上睡覺連身也翻不過,有時沒有合適的住處,就住在老百姓暫時不用的牛圈或羊圈內(nèi)。
插場生活對于當(dāng)時大部分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艱苦的,但作為他們?nèi)松猛镜牡谝徽?,大家在林場?shù)年的生活中,不少經(jīng)歷仍至今難忘。大家決定重走一遍曾經(jīng)生活、工作過的地方。
游故地感慨萬千
行走在熟悉的山間小路之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著路邊的草木,知青們都感到尤為親切。面對曾經(jīng)熟悉的大山,他們不由地吶喊起來,也喚起了塵封40年之久的青春記憶。
“從插場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了40多年。
回首這40年,漫長而又短暫,漫長得恍如隔世,短暫得又如彈指一揮。知青年代雖已成為了歷史,但這段知青生活卻成為了我們這批人一段抹不掉的記憶。
今日重回故地,見到了曾經(jīng)在一起玩耍的老鄉(xiāng)和住過的老房子,往事還歷歷在目,宛如一切就發(fā)生在昨天?!贝拊聘锌?。
當(dāng)重游至古洞點管護站時,知青楊衛(wèi)星顯得格外激動。當(dāng)年插隊時,他就是在這里帶領(lǐng)著當(dāng)?shù)匕傩找黄鹬矘湓炝?,對于這里的一草一木,他充滿感情。
“這個窯洞我曾經(jīng)在里面住過一晚,確切的說是坐了一晚?!敝喽廨x清除掉洞口的雜草,指著一個破舊的小窯洞說道:“為了防止有人盜伐木材,我就躲在這個窯洞里蹲守,到了晚上也不敢點煤油燈。山風(fēng)呼呼地吹著,再加上狼的叫聲,一晚上我就緊張地坐在里面不敢睡?!?/p>
……
每到一個管護站,每看到一處曾經(jīng)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知青們都會給大家講起曾經(jīng)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并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留念。即便是在別人看來破舊不堪的窯洞、羊圈,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份彌足珍貴的記憶。
流年逝水,歲月無痕。辛莊點、紅凹點、高家莊點、古洞口點、八畝點,這些知青們曾生活過的地方一圈走下來,插場的往事愈發(fā)浸漬著他們青春的記憶,已化作薄靄流霞隨風(fēng)散去,漸行漸遠(yuǎn)。當(dāng)年的姑娘、小伙兒如今已青春不再,“知青”這個特殊的名詞對于當(dāng)今的年輕人來說,或許僅僅是一段朦朧的歷史,但對于中條山森林經(jīng)營局三交林場“74、76”插場知青們來說,它卻代表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今天,我們又重聚林場,希望我們今后還能?;貋砜纯矗纯次覀兡贻p時插場的地方,看看我們親手栽的樹,看看浩瀚的林海,看看我們林場的變化。希望在我們古稀、耄耋之年還能在林場相聚。因為,三交林場記錄我們的青春,是我們永不忘卻的地方,它已永遠(yuǎn)鑄在我們的心中?!倍廨x一語道出了所有知青們的心聲。(盧婷)
責(zé)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