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親愛的同學們,我今天給大家講述彭真同志在獄中領導難友們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故事”“今天咱們一起追溯彭真同志在晉察冀根據(jù)地的工作歷程”……3月22日晚8時,侯馬彭真故居紀念館黨小組組長、侯馬路西小學“小小講解員”輔導老師張曉玲熟練地打開手機語音,開始又一次隔空授課。
在精準防疫的同時,彭真紀念館與彭真同志的母校侯馬市路西小學聯(lián)合建立了兩個網上紅色教育群,每個周末與學生、老師、家長相約,線上公益宣講《彭真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愛國情懷。
建館以來,該館一直以各種生動鮮活的方式走近觀眾為目的,通過情景劇、連環(huán)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偉人精神,而疫情期間網上授課,正是已經開展三年之久的“小小講解員”活動的有效延伸。這樣的宣講,目的是讓同學們根植家國情懷,使學生離校不離教、離校不離學、離校不離紅色思想教育。
受場地和硬件的局限,網絡授課相比實地講解難度較大。經過查閱大量文史資料,張曉玲把彭真同志的革命歷程整理成一系列生動詳實的小故事,使偉人近距離走近師生。截至目前,她已宣講了從農家學子到共產黨員、在白色恐怖中堅持斗爭、主政晉察冀等八個篇章,講述了《少年立志》《獄中斗爭》《擔架上的婚禮》等20多個小故事,直接收聽的學生、老師和家長達2000余人,被轉發(fā)點擊量達80000余人次。
課后,侯馬路西小學三(1)班學生王子渲在視頻中說:“這樣的紅色課程太有意思了。我要學習彭真爺爺奮勇拼搏、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更要刻苦學習、奮發(fā)圖強,做優(yōu)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家長周海霞寫下這樣一段話,現(xiàn)在的孩子信仰、孝道、毅力和擔當教育不夠,彭真的故事正好彌補了這項教育,這樣的課堂必不可少。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