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耿麗軍孝老愛親的故事

2014-12-31 09:22:08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13年前,患肺癌的父親離開人世、精神有障礙的母親離家出走、年幼的弟弟妹妹和體弱多病的奶奶需要照顧,家里還留下了3000多元給父親看病的債務……這一切,對于年僅11歲的安澤縣府城鎮(zhèn)花車村的耿麗軍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然而,面對苦難,年紀小小的他選擇了堅強。10多年如一日,耿麗軍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撐起了一個家,他的感人事跡在花車村廣為傳頌。耿麗軍在花車村樹起了孝老愛親的榜樣,更是90后青年的楷模。

在剛挑起家里重擔時,耿麗軍每天帶領弟弟妹妹做家務、種地,照顧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奶奶。當時耕種田地完全靠人力,耿麗軍扶犁,弟弟妹妹在前面牽牛,三個幼小的身影穿行在田地間,這樣的畫面讓無數(shù)人潸然淚下。為了不錯過種植時令,耿麗軍晚上都需要加班干農(nóng)活,回家后還要做家務,一年到頭都沒有清閑的時候。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由于失去兒子,兒媳婦不知蹤跡,奶奶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沒出兩年病情加重、臥床不起,讓這個本就單薄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更好的照顧奶奶,耿麗軍就和奶奶住到一個家,和弟弟妹妹一起幫助奶奶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通便。每天都重復著這些繁瑣而又必需的護理步驟。

冬天遇到暖和的天氣便把奶奶背出屋,曬曬太陽。長期以來,奶奶的被褥衣服都定時拆洗,始終保持潔凈,每天除了繁重的農(nóng)活,晚上還要陪睡在奶奶的身旁,照顧奶奶起夜,害怕奶奶摔倒。如果奶奶有病,按時倒上開水,讓奶奶定時服藥,老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飯。耿麗軍為了不讓奶奶寂寞,經(jīng)常跟奶奶拉家常,講笑話,講故事,哄奶奶開心,對奶奶精心照料無微不至。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可耿麗軍卻用實際行動改寫了這句話。在耿麗軍的精心照顧和護理下,今年84歲高齡的奶奶,精神飽滿,衣著干凈,發(fā)型整潔一絲不亂。老人逢人便說:“我上輩子積什么德了,修來這么好的孫子,下輩子我還要做他的奶奶。”

多年來,處在這樣的家庭中,面對一個接一個的困難,面對父親的離世,母親的不知蹤跡,奶奶的臥床不起,他心中也有過苦痛,生活也充滿累與憂,但耿麗軍一想到自己的至親,他們與自己血脈骨肉相連,作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

隨著年齡的增長,耿麗軍也到了適婚的年紀。雖然家境的貧寒,但由于耿麗軍踏實勤奮肯干,加上質(zhì)樸無華的高尚品德,也有不少上門提親的姑娘。2012年,耿麗軍與鄰村原木村的馬蕾喜結(jié)良緣,如今孩子已經(jīng)一歲半了。對于今天的生活耿麗軍很是滿意,滿臉幸福地說:“當年連生存都很困難的我,從沒想過會有今天這個幸福的家庭,如今我還清了為給父親看病留下的欠款,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趕快給弟弟找個媳婦成個家?!?凡是認識耿麗軍的人,無不被他那感人的孝心所深深震撼。13年來,耿麗軍盡好作為孫子的孝道,作為兄長的義務。他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雖然沒有做什么大事,但卻做了這些感天動地的事。耿麗軍堅守自己責任和義務,堅定對家庭的信念,面對家庭的困難,不拋棄,不放棄,把為人孫的美德,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傳承下去,用真心待人,以摯情愛人,讓孝老愛親成為不滅的長明燈,去照亮更多的家庭。

 

記者 楊琦

     

責任編輯:秦芳媛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