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縣姚正勤:一個山里娃的奮斗夢

2016-03-17 09:35:27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導讀:從吃不飽肚子的山村孩子,到經(jīng)營多家店面的老板,姚正勤無疑是一個“鳳凰男”,出身貧寒,歷經(jīng)磨難,吃苦耐勞,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厚道誠信,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品質(zhì),他的成功,無疑是草根民眾的勵志榜樣,必將帶給每個創(chuàng)業(yè)者一定的啟示。

  年少輟學只為不餓肚子

  剛剛年過不惑的姚正勤出生在吉縣文城鄉(xiāng)姚家畔村,家中兄妹五人,他是長子,少年姚正勤初三沒有上完就輟學了,直接原因是——吃不飽。即便不了解吉縣,臨汾人也都知道,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黃土高原,山區(qū)、旱垣、坡地,農(nóng)民們都是靠天吃飯,1988年又是一個大旱之年,麥收時節(jié),麥子長得沒有筷子高,根本沒有辦法捆綁,姚正勤的父輩們只能用筐子將細細弱弱的麥子收起來,自然,姚正勤兄妹幾人還得餓肚子。早上窩頭,中午豆面,吃得姚正勤幾乎聞到面味就想吐。

  作為長子,當年僅14歲的姚正勤將弟弟妹妹們的吃飯、上學問題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與父母共同承擔起了這份重擔,早早地放下書包,父母不希望我這么早輟學,可我覺得上大學太遙遠了,每次開學家里都為我們一人5塊錢的學費發(fā)愁,即便幾年后考上大學父母也不一定能供得起?”姚正勤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離開學校的第二天,他就跟著工程隊前往鄉(xiāng)寧縣光華鎮(zhèn)的一個磚場,搬磚謀生。“當時是手工磚,比機制磚大,大概一塊有四五斤重吧,我一次搬8塊?!蹦菚r,他一天工作差不多12個小時,累得吃完飯就睡覺,可是,他心勁很大:當時一袋化肥9塊錢家里都買不起,而我一個月掙了145元,當時拿到錢時真是心花怒放,當我把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交給媽媽時,她激動地哭了?!?/p>

  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吃飽肚子。為了這個最樸素的愿望,姚正勤在磚場干了一年多,在磚場他學會了很多活計,師傅們看他勤快、聰明、能吃苦,都有心把他留下來好好培養(yǎng),讓他當大工,可是,姚正勤沒有留下來,他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另一種活法?!?/p>

  年歲稍長,姚正勤的眼界寬了,他知道了,有一個地方叫臨汾,它比吉縣大得多,比鄉(xiāng)寧也大得多,姚正勤想到那里去尋找自己的未來。

  到臨汾后,經(jīng)老鄉(xiāng)介紹,姚正勤到臨鋼洗煤廠打工,在高爐下,一天也是工作12個小時,一個人要用鐵锨裝滿十多車,依然很勞累,是個純苦力工種,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他又想,不能一直這樣簡單地苦下去,他想學一門手藝。

  經(jīng)老鄉(xiāng)介紹,姚正勤來到迎春大酒店當學徒,早上5:00起床學和面,炸油條,中午開始洗菜、洗碗,有時要洗到天黑,累得甚至沒有抬頭的時間,早上自打睜開眼睛就不能閑一下,大概半年后,師傅才讓我學刀工,炒菜、做面?!?/p>

  姚正勤學得很用心,兩年后,他掌握了廚房的全套功夫,期間,他叫來了自己的未婚妻吉縣姑娘郭水賢,讓她直接進廚房學面食——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學會手藝自己開店。

  打工仔華麗變身老板

  1993年,姚正勤結(jié)婚了。

  結(jié)婚,是他與妻子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也是他們事業(yè)的起航。結(jié)婚后,他倆都離開了飯店,借了幾千元錢,在平陽廣場通運市場邊的夜市上擺個攤,主營面食。當然,誰都不會留意這個悄然增加的攤位,可是,姚正勤夢想這一天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在夜市起步,投資小,成本低,費用少,適合我們。”

  這種黑白顛倒的生活當然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經(jīng)常要干到凌晨三四點,甚至五六點?!爱敃r,一晚上能賣一二百元,純利潤在30%左右,已經(jīng)算是高收入了。”

  雖然日子好過了很多,可是,第二年,隨著孩子的出生,他們的生活還是很緊張,然而,一年多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一個夜市攤已經(jīng)不足以承載姚正勤的雄心,他要升級,鳥槍換炮,他要開門面了。1997年春,他借了兩萬多元,租了一家2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就在蒲劇院大門旁邊,取名為518快餐店:“飯店定位就是市民餐廳,百姓價位,量要足,味要好。”

  小店效益不錯,天天顧客盈門。之后,他與一位親戚共同盤下了飯店隔壁的歌廳,經(jīng)營面積大了許多??墒?,由于經(jīng)營理念不同,雙方合作并不順利,姚正勤放手了。

  小姚打出自己的招牌

  1999年中秋節(jié)后,一家飯店因為老板家中突然有事而中斷經(jīng)營,貼出了轉(zhuǎn)讓告示,小姚二話沒說,立即撥通了對方的號碼。老板認得小姚,知道他是真正想做事的人,便低價轉(zhuǎn)讓給了他。由于這家店只開了一個月,什么都不用動,姚正勤只是將原來“餃子館”的招牌換成了“小姚面館”的招牌,接手的第二天便正式營業(yè),附近的人都認得他,生意很快就火了起來,如此,越來越多的臨汾人知道了“小姚面館”這家店。

  可是,好景不長,這排房子即將拆遷,姚正勤還得找地方,再次裝修,將僅有的積蓄又填了進去,小姚還得借錢。

  直到2003年非典過后,情況才有好轉(zhuǎn),姚正勤基本停止了借錢經(jīng)營的階段,開始有積蓄了。

  在經(jīng)營的過程中,姚正勤逐漸樹立了品牌意識,他意識到,很多顧客都是沖著“小姚面館”這幾個字來的,自己要珍視顧客的這份信任。期間,有幾家飯店想掏錢購買“小姚面館”這個招牌的使用權(quán),做成連鎖加盟的形式,可是,他都婉言謝絕:“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味道和經(jīng)營方式,這些店和我并沒有在一起合作過,各自的味道都不同,如果和我們不能很好的融合,給顧客提供不了滿意的口感,只會壞了我們的名氣,我寧愿不收這個錢?!?/p>

  2006年,姚正勤在平陽北街又開了一家小姚面館,上下三層300多平方米。大店開業(yè),小店的生意顧不上了,小姚便將店轉(zhuǎn)給了大舅哥:“他和我一起做過,他用這個牌子我信得過的?!?/p>

  2009年,河汾路面館開業(yè),2012年,水廠面館開業(yè);2013年,姚正勤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品布衣招商的廣告,覺得煎烤蒸涮一體的形式很新鮮,便前往考察并加盟。但實際經(jīng)營中,卻發(fā)現(xiàn)這種設(shè)計不太合理,便對其鍋具進行了改造,由大鍋改為一人一鍋,由電烤改為炭烤,又將二樓的宴會廳改為自助廳,一品布衣涮鍋店開業(yè);2014年,五一路面館開業(yè),他又將平陽北街自助涮烤店的一樓改為寧夏灘羊肉館及臨汾土特產(chǎn)店……隨著規(guī)模的發(fā)展壯大,姚正勤越來越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先后注冊了“正勤小姚”商標及小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天道酬勤。盡管在臨汾餐館業(yè)聲名日隆,可是,姚正勤依然沒有停下發(fā)展壯大的步伐,下一步,他計劃再開一家旗艦店,統(tǒng)一門頭,統(tǒng)一標志、統(tǒng)一裝飾、統(tǒng)一規(guī)范、統(tǒng)一菜品、統(tǒng)一價格、明檔操作——姚正勤珍視自己創(chuàng)立的品牌,就像鳥兒珍視自己的羽毛。那時,小姚餐飲”的牌子必將在平陽大地更為出名。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