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都區(qū)檢察院下派“第一書記”陳晉平工作紀實

2018-10-29 16:25:41 來源:臨汾新聞網  

“第一書記”陳晉平走訪貧困戶

在貧困戶孫春氣家中

陳晉平與村兩委班子探討工作

  臨汾新聞網訊 眼下紅薯收獲已接近尾聲,走進堯都區(qū)大陽鎮(zhèn)賢莊村,村民正懷揣著收獲的喜悅。改良后的紅薯新品種,不僅產量高、品相好,而且口感更好。自古賢莊村出好紅薯,是當地人盡皆知的事。由于賢莊優(yōu)質的沙土地,種出的紅薯味美香甜,做成的粉條更爽滑可口。

  說起村里的紅薯改良,村民豎起大拇指異口同聲地說:“‘第一書記’陳晉平和村‘兩委’班子真是下足了功夫,為老百姓謀福利?!?/p>

  紅薯豐收農民笑,紅薯低產農民憂。多年來,令村民頭疼也是紅薯,之前賢莊的紅薯個頭小,產量低、病蟲害多。三年前,堯都區(qū)檢察院陳晉平被組織選派到大陽鎮(zhèn)賢莊村任“第一書記”。上任之前,他便對賢莊村做足了功課。得知該村的主導產業(yè)是紅薯,他想如何才能將紅薯的產量、質量“提檔升級”。為此,他開始引進鄰村的品種,可是新品種紅薯種到地里,不是苗爛根就是畸形??吹揭黄募t薯苗死亡,陳晉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發(fā)動身邊的社會資源,更得到了區(qū)檢察院的支持。連續(xù)兩年,他帶領村干部和幾名農業(yè)骨干去運城夏縣紅薯研究所向專家學習紅薯育苗、新品種培育技術,回來就在村里的土地上做實驗、做改良。

  如今種出的紅薯香甜可口,含粉量高,病蟲害少,畝產量平均增加1000公斤?,F如今,賢莊紅薯大豐收,在他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收獲的紅薯早早安排妥當,要么入窖儲存、要么被批發(fā)商提前收購,就連極少數品相差的紅薯,也在村委主任孫若堯的帶頭下集中收購,用于紅薯深加工,加工成優(yōu)質粉條,在確保村民利益的同時,也樹立了賢莊粉條品牌之路。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核心是產業(yè)振興,產業(yè)發(fā)展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途徑?!斞蝗纭煅?。新品種的紅薯,既能富了百姓的腰包,也切實解決了種植難題?!标悤x平說。

  產業(yè)發(fā)展升級了,相關配套建設也要跟得上。紅薯品種升級,產業(yè)發(fā)展確定了,后續(xù)的配套建設能否跟得上、灌溉問題如何解決,陳晉平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賢莊村雖然土質肥沃,可十年九旱也成為種植難題。為了徹底解決群眾靠天吃飯的問題,陳晉平經過多方調研了解,毅然提出引澇河水到村建造水利工程,為了實現全村人灌溉土地的“夢”,陳晉平向相關部門匯報自己的想法并從此付諸行動。為了工程順利進行,他奔赴在施工現場;大暑天氣,他毅然天天駐扎在工地協調。施工的那些日子,他戴著草帽,行走在工地上,儼然成為一道揮灑著“敬業(yè)”汗水的亮麗風景。如今,此項水利工程主管道建設已經鋪設完畢,接下來輔助管道建設完畢后,賢莊村能夠實現灌溉1000多畝地,幾乎覆蓋到全村所有的土地,將徹底改變賢莊村靠天吃飯的局面。

  心系村民,把村民當家人。還記得,2017年大年初一,陳晉平得知不少的村民常年在外打工,一年都回不了幾次家,于是他自掏腰包請來專業(yè)攝影師為全村30余戶70歲以上的老人家庭義務拍攝全家福。這一暖心舉動溫暖整個賢莊村。他擔任“第一書記”3年來,誰家有事他都沖在前面、忙前忙后,想民之所想、幫民之所急。去年夏天,貧困戶李新平在家中被開水燙傷。陳晉平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將其送往醫(yī)院,因燙傷病情惡化,需要高昂的醫(yī)療費,可對于貧困戶家庭來說,日常生計都是問題,哪里有閑錢看病。爭分奪秒,設法籌資治病。他跑前跑后向鎮(zhèn)領導匯報申請臨時救助,區(qū)民政局為其救助一萬元。愛心滿滿,人間大愛,陳晉平帶頭為李新平捐款500元,并發(fā)動全村人捐助2000余元。李新平病好以后,全家想給他送錦旗與感謝信。可是他卻拒絕了,他笑著說:“是國家的政策好,是領導心系群眾,不是我的功勞?!?/p>

  三年來,陳晉平帶領村兩委班子先后多次去縣底蘇寨等地考察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驢等養(yǎng)殖項目,回來后他督促技術人員教村民致富技術,安排干部包聯到戶持續(xù)幫扶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

  如今的賢莊村,村里不再是出門雨天兩腳泥、天黑到處黑漆漆、到處一團亂。從大陽村通往賢莊村的進村路修好了,村北邊連接洪洞縣的路也修通了,平坦的路旁邊豎立著整齊的太陽能智能路燈。晌午后、傍晚間,村民文化廣場人頭攢動歡樂多。每逢收獲季,村里大街上商販絡繹不絕。已年過七旬的村民白雪梅,曾擔任三十多年的婦女主任,她感慨道:“村里的路平了,路燈亮了,文化廣場也建好了,紅薯產量提高了。村民日子蒸蒸日上,鄰里之間其樂融融,這就是“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班子工作的最好證明?!?/p>

  記者 祁欣 文/圖

     

責任編輯:姚建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