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王女士帶著三歲的兒子在公園玩,突然旁邊跑過(guò)一個(gè)小孩,身后的老人跑得氣喘吁吁,高呼“慢些跑,不敢shuo+bo+bo?!蓖跖恳?jiàn)狀趕忙將小孩攔下。
“這孩子一到公園玩就要pa+bo+bo,我攆都攆不shuo?!甭?tīng)到老人這么說(shuō),王女士的兒子不解地問(wèn):媽媽?zhuān)琤o+bo是什么,pa+bo+bo是干什么呢?”原來(lái),在日常生活中,教小孩說(shuō)話時(shí),也許是為了便于孩子學(xué)習(xí),人們常常會(huì)教孩子使用一些“疊詞”,而文中老人的土話疊詞則無(wú)形中增添了幾分幽默的韻味兒。
“shuo+bo+bo”即“上樹(shù)”;pa+bo+bo”則為“爬樹(shù)”。
記者亢亞莉
責(zé)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