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祁立義:他,在義務助教的路上

2019-03-20 18:37:06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70歲的祁立義在曲沃縣朋友圈里被稱為“好人”。老祁在職時曾當過多年教師,后調(diào)入縣國土資源局從政。退休10年來,他義務支教助教不間斷,去年被縣關工委授予“最美五老”稱號。

  彌補“小三門”教師短缺

  作為縣政協(xié)常委,祁立義經(jīng)常深入農(nóng)村視察調(diào)研,當他了解到農(nóng)村某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在用“為什么”一詞造句中,提出“老師課程表上排的音樂、體育、美術課為什么老不上”時,意識到孩子們的發(fā)問道出了渴望學習音體美“小三門”的心聲,同時也反映出農(nóng)村偏遠小學“小三門”教師短缺的真實情況。祁立義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唱歌、表演、授課、寫作等,他都能拿得出手。憑借這些特長,便不辭辛苦,騎著摩托車從縣城到農(nóng)村,尋找當年和他一塊從教并有一技之長的楊志強、石秉瑞、李立憲、呂斌等18名退休教師,組成一支“愛心團隊”,在8所農(nóng)村小學義務助教“小三門”課程。在祁立義帶領下,這支“愛心團隊”先后教唱《國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學習雷鋒好榜樣》等16首歌曲,并為這8所學校各訓練了一支少兒軍樂隊。為學校編排(體育)舞蹈《紅紅的日子》《中國范兒》《扇子舞》等22個節(jié)目。在美術課上,教孩子們學習簡筆畫知識,學做“安全手抄報”“學習憲法手抄報”“學習十九大精神手抄報”,學畫小動物、小昆蟲,還教孩子們學習剪紙,剪“囍”字、剪窗花、剪各種動植物,共授美術課760多課時。

  他們的愛心助教之舉,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隨之教育部門也采取有效措施,為農(nóng)村偏遠小學逐步配備了“小三門”教師??吹竭@些,祁立義的心終于放下來,感到很欣慰。

  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

  祁立義常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生在民間,長在民間,發(fā)展在民間。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更是一座知識精神寶庫。作為一名五老,有責任有義務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讓孩子們從小就熱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曲沃是晉國古都、千年古縣、中國成語典故之鄉(xiāng),祁立義組織“五老”成員靳貴、楊浩有、劉明管等到中小學開展了曲沃成語典故講座,給同學們講述了《桐葉封弟》《秦晉之好》等成語故事。他請民間藝人到中小學表演《清風亭》《表花》《朝陽溝》等戲劇節(jié)目和晉國歷史情景劇《賓至如歸》《任人唯賢》等。他還請會書法的“五老”人員教孩子們學寫毛筆字,從執(zhí)筆、坐姿、基本筆劃和基本功著手,為孩子們當場示范,耐心指導。同時,積極聯(lián)系有關部門和人員給同學們贈送筆墨、柳公權書法字帖等學習用品計1800余件。為了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祁立義還組織開展了捐書進校園活動,給10所中小學捐贈了《弟子規(guī)》《我們教了孩子們什么》和科普圖書共計6000余冊,使傳統(tǒng)文化、科普之光照進孩子們的課堂。

  深入校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祁立義經(jīng)常深入全縣中小學通過有效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在有關部門支持下,他收集整理了辛亥革命、紅軍長征、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解放曲沃的360余幅圖片,自己設計制作成版面,到學校巡回展出。其中,規(guī)模較大、影響廣泛的有兩次:第一次是在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之時,以“辛亥百年,薪火相傳”為主題,先后在樂昌中學、東關小學、興華中學、曲村鎮(zhèn)、史村鎮(zhèn)、北董鄉(xiāng)等40多所中小學巡回展出。第二次是2015年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之時,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維護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為主題,先后在實驗小學、澮杰小學、秦崗小學等37所中小學巡回展出。兩次展覽受教育學生達3萬余人次,征集學生觀后感作文2461篇,使同學們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孩子們說:“這樣的觀展活動,生動直觀,易懂好記,既系統(tǒng)地了解了中國近代史,又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還明白了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個道理?!?strong> 薛金山  張順賢


     

責任編輯:姚建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