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場激情洋溢的“云宣講”、一首首聲情并茂的“云朗誦”、一次次滌蕩心靈的“云學習”……忻州處處回蕩著愛國愛黨的真情告白。
一條條促發(fā)展的政策措施、一批批惠民生的重點項目、一樁樁解民憂的實事……忻州處處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和精彩。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忻州市精心部署落實、創(chuàng)新形式載體、用好紅色資源,以“心系群眾辦實事,趕超跨越蹚新路”為主題主線,聚焦“五個一批”活動,開展“五項專題”行動,高質量高標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堅持示范帶動,黨史學習教育成為一種自覺行動
幾天前,五寨縣東秀莊鄉(xiāng)郭家河村的老黨員王貴生收到了一份“學習禮包”?!包h史學習教育開展后,我還擔心自己會不會掉隊,這就收到了‘禮包’。”打開“禮包”,一套黨史書籍、一枚黨徽赫然在目,寄托著五寨縣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決心和對老黨員的深切關懷。
這是忻州“學黨史、踐初心、興老區(qū)”的一個縮影。
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召開后,忻州市及時研究部署,形成“1+ 5+1”工作機制,深化政治引領學、專題系統(tǒng)學、聯(lián)系實際學、錘煉黨性學,全力解決“學什么、誰來學、怎么學”。
截至目前,178528套黨史學習教育材料,覆蓋全市實有黨員;忻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已召開7次集中學習會,市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領學”,靠示范帶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蔚然成風、不斷深入。
五寨縣設計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執(zhí)行體系和“自下而上”的信息體系,實現(xiàn)“縱向到底直插支部,橫向到邊覆蓋全員”;代縣通過“5+N”模式,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繁峙縣推出“雙日雙評”活動,增強學習自覺性……
忻州線上線下相結合,讓自我主動學、全面深入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自覺追求。
打開“山西干部在線學院”學習黨史是保德縣東關鎮(zhèn)人大主席陳宇慧每天必做的事情,“除了參加集中學習,我每天會在固定時間瀏覽‘山西干部在線學院’進行自學。線上線下互為補充,我的政治修養(yǎng)得到了提升?!?/p>
分眾化、常態(tài)化宣講,黨史學習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各位黨員,我們的黨史宣講直播開始啦!原平這片紅色的土地曾涌現(xiàn)出許多革命英雄,他們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動地的英雄贊歌……”4月27日下午,原平市委宣傳部文化產(chǎn)業(yè)科科長張夢圓在“原平之聲”抖音直播間宣講起了黨史。
黨史要“講新、講活、講好”,忻州從“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著手,分眾化、常態(tài)化進行宣講,力求入耳、入腦、入心。
“講什么”——“規(guī)定與自選”“理論與實踐”。重點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講好紅色故事,講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忻州的生動實踐。
“誰來講”——“專家與草根”“專業(yè)與專長”。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吸納81名優(yōu)秀理論人才組成理論宣講人才庫,走進企業(yè)、農(nóng)村、校園等場所宣講。組織脫貧攻堅先進代表、老黨員、老館長等“土專家”以身說史,傳承初心。全市共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報告會、座談會1200余場,直接受眾達16萬人。
“怎么講”——“線上與線下”“大眾與分眾”。線上,依托忻州市委宣傳部“隨手拍”工作平臺、市委講師團理論學習短信平臺和中心組學習平臺、“經(jīng)典共傳”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黨史知識、黨史故事,開播微黨課;線下通過快板、三句半、舞蹈等形式,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用好紅色資源,黨史學習教育有特色有味道
忻州是一個充滿紅色記憶的革命老區(qū)。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忻州市用好紅色資源,打造以景引學的“初心課堂”、以史促學的“時代課堂”和沁心入腦的“精神課堂”,讓紅色資源成為激勵人們開拓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5月1日,忻州師院附中312班的18名原平籍學生和家長來到續(xù)范亭紀念堂。
紀念碑前,學生和家長們肅立默哀、鞠躬致敬。紀念館內,講解員生動而細致地講述,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珍貴舊物,讓他們震撼。學生張崇瑞的媽媽說:“同孩子一起學黨史,既激勵他不負韶華,也讓我從中汲取奮進的能量?!苯刂聊壳?,約150家單位、企業(yè)、學校,8000多人次在這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先鋒隊”,黨史學習教育忻州市委宣講團每到一地,都會用好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更為豐富生動。
4月13日,黨史學習教育忻州市委宣講團副團長郝建華一行來到繁峙縣伯強村毛主席路居紀念館,以景引學開展宣講。
“這一堂精彩的黨史課,宣講員把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路居忻州所展現(xiàn)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不畏風險、善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雄偉氣魄和革命膽略同黨史相結合,讓我對黨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堅定了理想信念,激發(fā)了澎湃動力?!狈敝趴h東山鄉(xiāng)黨委書記韓銘說。
“忻州有300余處紅色資源,這是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焙陆ㄈA說,“我們要充分挖掘,做到見人、見物、見景、見精神,讓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p>
千方百計解民憂,黨史學習教育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添動力
3月29日,新松機器人產(chǎn)業(yè)發(fā)展(忻州)有限公司拿到了不動產(chǎn)權證書和國有建設用地交地確認書?!暗刈C同交”,加快了新松機器人項目落地步伐,是忻州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打造“六最”營商環(huán)境取得的一個重要成果。
黨史學習教育,讓忻州黨員干部磨礪出堅如磐石的初心、深思悟透的學心、精益求精的匠心,他們接受任務不畏難不推脫,遇到困難和失敗不找理由,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為推動突出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整改落實,忻州市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忻府區(qū)、代縣等基層一線,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現(xiàn)場辦公、溯源追責。
作為群眾和政府溝通的重要渠道,忻州網(wǎng)絡問政平臺打造網(wǎng)上民情服務站,收集民生訴求1356條,上報輿情229條,其中36條輿情得到批示督辦。
偏關縣統(tǒng)籌9000余萬元,對特色種植、健康養(yǎng)殖、生態(tài)林業(yè)、光伏、文化旅游、電子商務等產(chǎn)業(yè)給予政策支持;定襄縣深化雙擁模范縣創(chuàng)建工作,成立“軍人驛站”;寧武瑞都村鎮(zhèn)銀行為中小微企業(yè)主紓困解難,一季度辦理普惠小微企業(yè)貸款11筆、634萬元;忻府區(qū)和平東街社區(qū)便民服務中心在原有服務項目基礎上,緊扣居民養(yǎng)老、住房、就醫(yī)、就學、社區(qū)環(huán)境等,再推出15條便民舉措……
黨史學習教育為忻州在“十四五”展現(xiàn)忻州擔當、忻州形象、忻州速度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
本報記者鄭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