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看山西|非遺面食的文化盛宴

2024-09-03 15:12:33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中國日報》8月31日第十版圖片版截圖

  在中國,面食不僅是身體所需養(yǎng)分的來源,也是幾千年來文化和知識的載體。雖然對中國人來說,面食再普通不過,也再熟悉不過,但它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2024中國非遺面食大會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辦,在此期間,游客們可以充分探索豐富的面食文化。

  其中包括中國非遺面食技藝秀、中國面塑藝術展、百店百面非遺美食周等主題活動。

  在8月23日晚開幕的2024中國非遺面食大會上,106種非遺面食匯聚在熱氣騰騰的蒸籠里,代表著非遺美食文化的傳承。

  一揉一捻一捏恰到好處,展現(xiàn)出廚師們無與倫比的高超技藝,也吸引了現(xiàn)場的觀眾。

  龍須面技藝秀展示是本次大會的亮點之一,一種又細又長、形似龍須的面條呈現(xiàn)出一種壯觀的場面。這種面食的制作技藝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龍須面在中國北方已經(jīng)流行了300多年,并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小吃。

  據(jù)說在明朝年間(1368-1644 年),一位御廚發(fā)明了一種非常細的面條,皇帝吃了之后龍顏大悅,因為這種面條很好地刺激了他的食欲。

  在大會現(xiàn)場,觀眾可以品嘗甚至親手制作這些美食遺產(chǎn),并探索其背后的故事。除了展示面食制作藝術的精髓,本次活動還邀請參觀者踏上了一次精彩的美食尋味之旅。

  與此同時,在太原舉辦的中國面塑藝術展還展出了300件制作精巧的花饃、面塑作品,并設立了“二十四節(jié)氣花饃”、“十二生肖花饃”和“百面人生花饃”等5個主題展區(qū)。其中高約2.5米的“龍騰盛世”巨型花饃是本次展覽中最大的一件作品。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到9月8日。

  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弘揚了中國非遺面食烹飪藝術,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連接過去和現(xiàn)在的基礎上傳承了中國面食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精髓。 (攝影 朱興鑫 胡遠嘉 韋亮 編輯 王茜 編譯 王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