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數(shù)九酷寒隆冬至

2018-12-26 17:02:44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在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沒有被國家列入節(jié)日,可是最具有節(jié)日意味的就是冬至。

  沒有號令,沒人動員,北方幾乎家家戶戶都吃餃子,南方幾乎家家戶戶都吃餛飩。吃過餃子,吃過餛飩,不凍耳朵,這道理三歲小兒也掛在嘴上。就這么掛著,一代人掛大了,掛老了,又一代掛著這話蓬蓬勃勃、茁茁壯壯起來了。掛了一代又一代,掛到了今天,還將掛向明天。

  冬至這習俗,何時掛在國人嘴上的?時在東漢。東漢時期出過一個名人張仲景,大家都知道他寫過《傷寒雜病論》。在眾生的印象里,他是位醫(yī)生,能夠治病救命。能夠治病救命不假,但查考他的閱歷,醫(yī)生卻不是他的職業(yè)。

  他曾經(jīng)是位官吏,擔任過長沙太守。不過,他年少時學過醫(yī),當了官也不忘記給百姓治病,而且治病還不收錢??晒糯难瞄T不是貧苦百姓隨便能進出的,他干脆規(guī)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不問政事,大開衙門,專門治病。他端坐大堂上,診病開方,解除了不少病人的痛苦。如今人們把居家看病的醫(yī)生稱為“坐堂醫(yī)生”,就由此而來。后來朝政混亂,作為太守,張仲景無法為民造福,便辭去官職,專門行醫(yī)治病,解除百姓痛苦。

  回到家鄉(xiāng)河南省南陽,時值隆冬,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有錢人躲在家里取暖,窮苦人卻在討吃要飯,不少人凍傷了耳朵。張仲景在家門前支起一口大鍋,買來些羊肉,和辣椒、祛寒藥一起煮進鍋里,點火慢慢煎熬。熬好湯,把羊肉撈出來,用搟好的面皮包住,捏成耳朵形狀,再下鍋煮熟。他把這種食物稱作“嬌耳”,讓大伙兒邊吃邊喝湯,溫暖全身,保護耳朵。就用這種“祛寒嬌耳湯”治好了很多窮人的凍傷。大家記住了“嬌耳”,來年自家做著吃。久而久之,北方流行為餃子,南方流行為餛飩。

  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就源起自于張仲景。張仲景不僅解救了當時的人們,也為后世子孫樹起了警示標志:冬至,是酷寒到來的日子,防凍保暖,切切銘記。

  這就是冬至的意義,也是諸多時令中唯一帶有警示作用的節(jié)氣。先祖不把別的節(jié)氣當節(jié)日來過,而將冬至當節(jié)日,足見何等重視防寒保暖。

  是這樣,立冬僅是小冷,冬至才是大冷的開端。君不見立冬后面尾隨的是小雪、大雪,而冬至后面緊跟的是小寒、大寒。小寒、大寒都是數(shù)九天,數(shù)九就開始于冬至這天。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凍破石頭……人們進入一段十分難熬的日子。難熬也要熬,熬過這段日子,就會春暖花開。

  如何打發(fā)著難熬的時光,有人不乏情趣,找一張白紙,畫一枝素梅,枝杈上勾畫八十一朵梅花。而后,每過一日,便用朱筆染紅一朵。待到一枝紅梅亮眼前,屋外已春回大地,杏花炸開,一個溫暖可心的季節(jié)來臨了。這就是九九消寒圖。消寒圖消得雅致,消得富有逸興,把一種煎熬換成樂趣,多么美妙!

  冬至還有一個標記,那就是白晝短到了盡頭,從此開始變長。民諺說,冬至當日回,就是這個意思。真感謝先祖帝堯,在四千多年前就摸準了陰陽轉(zhuǎn)換的規(guī)律,無私地傳導(dǎo)給世人,并稱作“敬授民時”。給人指路而不趾高氣揚,還謙卑恭敬,這才是中華民族祖輩相傳的風范。

  冬至,是一柱路標。

  冬至,是一種警示。

  冬至,是一種風范。

  過冬至,何止是吃餃子、吃餛飩,是在品味和吸收先祖的美德傳統(tǒng),然后精神飽滿地應(yīng)對嚴寒,迎接春天。(喬忠延


     

責任編輯:姚建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