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從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考古工作者經(jīng)過30多年的田野發(fā)掘,為人們進一步了解帝堯時代“最早中國”的文化氣息與禮制研究,提供了珍貴的重要材料。而在陶寺遺址發(fā)掘的鼉鼓,距今有4300多年歷史,被公認為“天下第一鼓”,更被看作幾千年來鼓樂發(fā)展的基石。
在距襄汾縣城12公里,有個435戶2000余人的村子——北許村,多少年來依靠銅樂鏗鏘、鼓聲激昂的勁頭,使得自己村子的名聲遠揚海內(nèi)外,成為“天下鑼鼓第一村”。1月16日,記者走進了襄汾縣北許村,看看鑼鼓是怎樣“煉”成的。
威風鑼鼓是一種漢族鑼鼓藝術(shù),最早被稱為“鑼鼓”,老百姓俗稱“家伙”,流傳于山西晉南地區(qū),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它是集鼓、鑼、鈸、鐃四種樂器合奏表演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打擊鼓樂,并融音樂、舞蹈、技藝于一體,是山西漢族民間鼓樂的代表。
①王小雷配制銅料
②程小躍將銅料進行高溫熔化
③程小躍和趙春安將熔化的銅水倒入鐵模型
④趙春安檢驗成型的銅坨子
⑤將再次燒紅的銅坨子造型
⑥程小躍單憑一根鋼棍便將成型的銅料取出
⑦楊發(fā)根不停捶打銅樂器,所謂“千錘百煉”即為此,當聲音變得清脆悅耳時,一錘定音”的工序便完成
⑧王小雷對銅樂器進行拋光、打磨
⑨趙春安將把成型燒紅的銅器猛放到?jīng)鏊?,淬?/span>
進入北許村村口老王威風鑼鼓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個爍金大字“老王鑼鼓走天下”,據(jù)該廠師傅介紹:1990年,在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上臨汾地區(qū)的鑼鼓隊用的家伙兒就是我們做的?!鼻уN打銅,一槌定音”是北許銅鑼的特色。楊發(fā)根說,銅鑼的薄厚直接決定了音色好壞,為了精準掌握這個度,北許銅鑼從鑄銅到出成品,80%的工序均為純手工制造。銅樂制作大致分為制坯、造型、蘸火、定音、拋光五道工序;將按比例配制的原料放入坩堝,在高溫下溶化,倒入鐵模型里,制成圓燒餅大小的坨子。再由身強力壯的師傅不停捶打、煅燒,使之成型,所謂“千錘打鑼”即為此,如今的造型工序已經(jīng)半機械化生產(chǎn),大大提高了效率。將成型銅器燒到發(fā)紅后,平面猛放到?jīng)鏊?,冷卻后撈出,表面磨光。定音師手執(zhí)小鐵錘,邊看邊聽,不時砸上幾錘,當鈍笨的聲音變得清脆悅耳時,一錘定音”的工序完成,整個制作過程也就完成了。
①老人梁玉生將烘干的鼓板切割、粘接
②王世平對合圈后的鼓箱進行打磨
③王世平對合圈后的鼓箱拋光
④工人正在為鼓皮打孔
⑤徐文全測量鼓徑,確保鼓皮受力均勻
⑥徐文全正在裁剪鼓皮,剩下的鼓皮熬膠粘鼓板
⑦徐文全正在為鼓上釘
⑧徐曉峰(山西省省級非遺襄汾鑼鼓制作技藝傳承人代表)為鼓刷漆
⑨徐曉峰為正月的社火節(jié)做準備
北許村鼓制作獨具特色,深受外界青睞。花腔鼓、轉(zhuǎn)身鼓、跑鼓車、腰鼓、花鼓、威風鑼鼓的誕生、發(fā)展、繁榮、傳承,使這項充滿魅力的民間文化歷久彌新。北許村村民自己設(shè)計、制作的特色鼓名揚國內(nèi),出口海外,規(guī)格有20多種,其中存于臨汾堯廟的“天下第一鼓”直徑達2.5米。
曾應邀赴京參加首屆全國農(nóng)民運動會開幕式、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和香港回歸祖國交接儀式等國家級大型演出活動的晉南威風鑼鼓于2006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一代代鑼鼓藝人們不僅將流失的經(jīng)典曲牌重新整理,更不斷推陳出新,將鑼鼓演奏藝術(shù)推向新的巔峰;與此同時,鑼鼓制作技師們堅守傳統(tǒng),精益求精,將先輩們流傳下來的技藝發(fā)揚光大。
記者 張?zhí)N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