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澤縣和川鎮(zhèn)西洪驛村村民唐梅花的故事

2015-03-03 09:30:0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每隔兩個小時她就給丈夫翻一次身;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她都給丈夫按摩一個小時;每一頓飯她都給丈夫喂飯將近一個小時,這就是安澤縣和川鎮(zhèn)西洪驛村村民唐梅花每天給癱瘓在床的丈夫趙秋寶所做的事情,這一堅持就是10年。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十多年前,趙秋寶因突發(fā)意外事故,不僅家里花費了大筆的醫(yī)藥費,而且他從此由一個健康人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殘疾人。丈夫又是個急性子,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xiàn)實,常耍性子、發(fā)脾氣。唐梅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開,尋短見。于是日夜陪伴丈夫,苦口勸導(dǎo),耐心疏導(dǎo),對他說:“癱子也要過日子,何況你能坐輪椅,我會服侍你。”在妻子的鼓勵勸導(dǎo)下,趙秋寶慢慢擺脫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軌。

自趙秋寶癱瘓在床,唐梅花一直呆在丈夫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丈夫不能動彈,每隔兩個小時,她就在兒子的幫助下,給他翻身一次;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她都給丈夫按摩一個小時,為的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yù)防肌肉萎縮;最難的是喂飯,開始只能吃流食,后來她就試著給丈夫喂一點水果,早飯和晚飯都要熬稀飯,每一餐都要喂將近一個小時;唐梅花很有耐心,從不嫌煩,有時候晚上還給丈夫加餐弄點豆奶粉;甚至于,給丈夫按摩的時候,有時候會輕輕哼著歌,會輕聲細語地對著丈夫講講生活的點點滴滴。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在唐梅花的精心護理下,臥床10年的趙秋寶從沒生過褥瘡,更難得的是,他變得面色紅潤,整潔干凈,而這一切,都源于妻子唐梅花勤勞的雙手。有親戚和街坊鄰居勸唐梅花,“這樣伺候,啥時候是個頭啊,趁早做打算,再嫁個人吧,老趙都這樣子了,就是離開他也是正常的,沒人會說啥”。每當(dāng)聽到這些,唐梅花總是搖搖頭,望著躺在床上的丈夫,說:“我和秋寶是兩口子,只要他有一口氣,我就不能離開他,有他這個人在,我和孩子就覺得這個家是完整的。”唐梅花既要服侍丈夫,又要參加地里勞動,她天不亮就起床,為丈夫做好飯菜,然后出去干活,晚上要收拾家務(wù)到深夜才入睡。為了這個家,她起早貪黑,毫無怨言。丈夫大小便不方便,她便在墻角放了一個便桶,每天清洗一次;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10年來,唐梅花從未在外過夜,外出辦事,都要趕回家照顧丈夫,否則心里不踏實。有次內(nèi)侄婚慶,要到娘家?guī)蛶滋烀?,她硬是把丈夫帶到了娘家?/p>

哭過痛過,但是唐梅花還是坦然面對現(xiàn)實。趙秋寶心疼妻子,也曾勸唐梅花改嫁他人,可每一次都被她生氣地回絕了,她對家庭的不離不棄,深深地感動著丈夫。在唐梅花的精心照料下,趙秋寶活得有滋有味,雖然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仍然容光煥發(fā)、精神飽滿。左鄰右舍都說,“沒有唐梅花,趙秋寶活不到今天呀!”十多年的付出,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唐梅花,無怨無悔,只有一個心愿,讓丈夫一天天好起來,讓兒子有個完整幸福的家。唐梅花的堅持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善良和賢惠,她在努力營造著家庭“小和諧”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大和諧”。生命有崖,而愛無涯,唐梅花作為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普通農(nóng)家婦女,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用樸實的愛,譜寫了人間最美的真情。

記者 董梟

責(zé)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