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縣昕水鎮(zhèn)小馮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永華的故事

2015-05-22 08:41:09 來源:臨汾新聞網

“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大寧縣昕水鎮(zhèn)小馮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永華的故事

    臨汾新聞網訊 作為一名80后,陳永華能吃苦、肯賣力。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干部,陳永華團結帶領全村干部群眾,使村子面貌煥然一新,產業(yè)迅速發(fā)展,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取得雙豐收。

    “如何在黨支部的引領下促進農村經濟大發(fā)展,如何組織群眾建大棚、建核桃基地、搞勞務,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作為大寧縣昕水鎮(zhèn)小馮村黨支部副書記的陳永華在上任之初就開始謀劃了。

    小馮村離縣城比較近,交通便利,村里的年輕勞動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有的人收入還可以,大多數(shù)則在外忙碌一年卻掙錢并不多,生活仍是捉肘見襟。陳永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跟村兩委班子一起多次召集村民代表商討著如何把產業(yè)發(fā)展起來,真正留住年輕人,從給別人打工變成為自己打工。

    干部帶頭做,群眾有奔頭。響應縣委、縣政府關于全縣發(fā)展大棚蔬菜產業(yè)的號召,陳永華決定自己帶頭搞,于是,她在上任的第一年就主動承包了兩座蔬菜大棚,種植了西紅柿和甜瓜。自此,她每年都帶頭承包大棚種植蔬菜瓜果,積極發(fā)揮帶頭作用。幾年來,她所承包的蔬菜大棚每年都有非??捎^的經濟收入,村民們看在眼里,從原來的反對發(fā)展蔬菜大棚產業(yè)到現(xiàn)在的紛紛主動要求學習蔬菜大棚管理技術。陳永華看到村民的熱心,心潮澎湃,她覺得自己的技術水平還不能充分指導村民,于是她自己出資兩萬余元,組織村干部和部分農戶外出學習,使科技的先導和支撐作用在廣大村民心中萌根發(fā)芽,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大棚蔬菜種植能力。在陳永華的帶領下,小馮村的蔬菜大棚產業(yè)蒸蒸日上,迅猛發(fā)展,村民們享受著這項產業(yè)所帶來的豐收與喜悅。如今的小馮村已成為大寧縣小有規(guī)模的綠色蔬菜基地,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去年,陳永華在運行“支部+合作社+基地”發(fā)展模式下,籌資84萬余元,新建蔬菜大棚120座,栽植200余畝8000多株核桃苗,成活率達到了95%,并且在林間采取套種模式,種植了一些不影響核桃樹生長的經濟作物,充分提高了經濟效益。

    陳永華大學所學的專業(yè)是繪畫,本著使藝術之光普照山區(qū)的理想,她全心全意服務于本村熱愛繪畫的老百姓,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學的,她都會教。老鄉(xiāng)們多是年老手拙學起來很費力,陳永華就一遍一遍耐心教。她還規(guī)定了每月兩次全村統(tǒng)一進行學習書畫的時間,在這一天里,大家會提前把家里的事安排好,然后都聚到一起,聽陳永華的安排或寫生、或觀賞、或探討,時間一久便形成了慣例。以前,村民們農閑時大多都會拿著小板凳坐在一起,你說張家長,我說李家短,不是閑聊就是打牌。如今,通過陳永華開設書畫課堂的熏陶,有效地改善了村風村貌,為村民建設和諧新農村奠定了精神基礎。

    作為基層村干部,陳永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責就是要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上創(chuàng)先進、爭優(yōu)秀,陳永華的確做到了。她帶領黨員多方籌資,投資100萬元整修任間村道路7.2公里;她協(xié)調上級部門,解決了大馮、任間兩個自然村60戶農民的吃水難問題;她為讓全村種植農戶都能順利澆上地,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修建了6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座;她經常深入五保戶、低保戶等弱勢群體家中,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她結合縣婦聯(lián)開展的創(chuàng)建市級文明村工作,圍繞“五一”、“七一”等節(jié)日活動,在村民中深入開展了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為內容的“三德教育”,全力推進“好婆婆”、“好媳婦”、“五星文明戶”、“黨員示范戶”等評選活動……陳永華也因此被臨汾市婦女聯(lián)合會授予“好媽媽”,被大寧縣委組織部授予“優(yōu)秀大學生村干部”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花開放不是春,只有群眾都過上了好日子,才算達到工作目的?!彼?,陳永華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她堅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有村民的支持,小馮村的路會更寬更廣。關于今后的打算,她說自己要與時俱進,在產業(yè)發(fā)展中將不斷探索新方向、新思路,爭取帶領更多群眾走上致富路。(荀丹薇)


     

責任編輯:劉靜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