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網(wǎng)評:感恩母校是一種純潔的情感

2017-05-24 10:31:0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日前,在參加某校舉行的校慶活動中,聽見一些學子這樣議論:內(nèi)心感念母校,可又害怕回到母校,一是因為自己這么多年沒有混下什么名堂,也就是平凡人一個;另外,一些學子給母校又是捐錢又是捐物,想想自己不能為母校做什么,心里很慚愧。

  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一定不在少數(shù)。

  小草之所以感恩陽光、感恩雨露、感恩大地,皆因為她的成長有陽光的哺育、雨露的滋潤、大地的支撐。人也是如此,是否懂得感恩是人的基本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學子對母校也是這樣的,年齡越大越是戀舊,尤其是經(jīng)過若干年后回到母校的時候,看著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親切,看到自己的老師、同學,無論過去是否有過怨恨,此時都是那么溫暖,仿佛回到了少年時光。此時學子流淌的是對母校的愛和感恩,希望為母校做些什么,希望母校越辦越好。

  然而,近年來的社會風氣卻讓人們患上了“聚會恐懼癥”。比如上述的校慶日師生聚會、同學聚會等,一些學校和一些師生的表現(xiàn)讓純潔的聚會沾滿了銅臭味。某些學校搞校慶捐助,一些高官、富商學子紛紛表達心意,校慶日變成了捐助會,誰捐得多誰就有面子,校領(lǐng)導就會對其格外關(guān)注,請為上賓。相反的,某些混得不太好的學子,雖然有對母校的感恩心,卻沒有能力做什么,又被那些風光的學子比了下去,不但體會不到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那種久違的親切感,恰恰相反,還徒增了自卑、沮喪。這種遭遇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因而產(chǎn)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些說法。

  其實,感恩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感恩是不可以量化的,更不可能用錢來衡量。作為學校,不但不能以任何名義號召和接受學生的捐款,還應(yīng)該引導他們勤儉從事,力避借校慶之機請客送禮、鋪張浪費。對于學生來說,表達感恩的方式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如在校園里種棵樹,讓感恩之情和小樹一起成長;給教學、管理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使學校更快、更好地發(fā)展;為學校、老師、同學們創(chuàng)作一首歌,寫幾句詩,留下幾段視頻……這樣既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也沒有花太多的錢,相信于校于己都會留下終身難忘的回憶。

  郭璞


     

責任編輯:張茜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