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臨汾市教育局開展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珍惜珍愛生命”主題教育月活動,記者跟隨“中華好家風”系列家長心理成長宣講團走進各級各類學校,現(xiàn)場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宣講團中有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還有精神科醫(yī)生。據(jù)一位精神科醫(yī)生透露,前些年到精神科看病的十幾歲學生很少,而現(xiàn)在在校學生陡然多了起來。很多父母親領著孩子來看病時,都會說孩子原先的成績如何好、得過什么獎勵等等,但現(xiàn)在卻患上了心理疾病。每當聽到這些,他心里都很難受,因為這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正承受著怎樣的壓力、遭受著怎樣的煎熬。
觀察來看,幾類學生易患心理疾?。阂皇浅煽兿騺韮?yōu)秀、深得老師寵愛的或成績特別差、常遭批評歧視的學生;二是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或說話狂妄、目空一切的學生;三是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或特別富裕的學生;四是父母感情長期不和以及單親家庭的學生;五是身體有缺陷的學生;六是沉迷于網絡、玄幻小說,與現(xiàn)實嚴重脫節(jié)的學生。另外,還有留守兒童(學生),身邊沒有大人的陪伴與關愛,心理和情感極易走向極端,亟需社會的關愛和幫助。
以前,人們習慣性地將孩子們的心理問題歸咎于應試教育、歸咎于學校和老師,而通過這次家庭心理教育,人們才真正認識到,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與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系有直接的關系,有些問題的出現(xiàn)甚至是家庭問題的直接表現(xiàn)和延續(xù)。為此,家長們愿意聽這樣的講座,他們意識到孩子身上的許多問題實則是自己身上的問題,要想讓孩子改變,首先是自己改變,要學習,要成長,做孩子的好榜樣。學校和老師以前認為建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就可以了,現(xiàn)在深刻意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將心理課堂搬上講堂,將心理課列入課程列表,有的還建立了“悄悄話信箱”或心理熱線。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課外心理訓練活動,如針對特殊節(jié)點和學生的特殊要求,進行擺脫考試焦慮、改善人際關系、戒除網癮等專項心理訓練活動,必將會幫學生找到有效應對心理問題的方法,讓其健康樂觀地應對一切挑戰(zhàn)。
學生心理健康了,就能快樂成長,教育必將有一番可喜的面貌。(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