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盧凱)11月28日,記者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我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審結束,9大類76項獲準加入市級非遺“大家庭”。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是進行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前提。這次市級非遺項目的申報認定,極大地豐富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類別,使臨汾的市級非遺項目在全省遙遙領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任江波介紹,根據省市統(tǒng)一安排,今年年初即開始了第三批市級非遺項目的申報工作,各縣(市、區(qū))經過十個多月的認真組織,先后共報送項目一百多項。11月中旬,市非遺中心組織市級專家進行項目評審,經研究,確定市級項目76項,其中包括傳統(tǒng)音樂、民間舞蹈、手工技藝、傳統(tǒng)醫(yī)藥、傳統(tǒng)戲曲、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俗、體育競技游藝9大類。
“通過前后三批市級項目的申報認定工作,我們基本完成了非遺保護工作中第一階段的任務,為我們下一步合理保護和傳承發(fā)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國家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逐年加強,這些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遺產一定會重新散發(fā)出他們的藝術魅力?!比谓ㄕf。
記者了解到,在市級非遺項目的申報和評審中發(fā)現了許多重要價值的項目,如傳統(tǒng)醫(yī)藥類的賈氏烏金散,在當地流傳了一千多年,影響甚廣,深為當地百姓熟知、認可,然而這樣的項目卻因家族原因,從不拿出來讓世人知道的秘方,地方文化部門做了很多工作才使這流傳在民間瑰寶得以申報;襄汾縣申報的四句秧歌戲,是很古老的戲劇唱腔,其唱法獨特,對進一步研究山西戲劇的發(fā)展和歷史有著重要意義,項目現已瀕危,迫切需要得到保護。同時還發(fā)現,許多珍貴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類、民間文學類等非遺項目,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責任編輯:高卓然
下一篇: 我市舉辦“愛在家庭”親子教育大型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