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西京故事》:小人物大舞臺

2013-12-26 08:23:55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在濟南梨園大劇院看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演出的秦腔《西京故事》,編劇陳彥、導(dǎo)演查明哲?!段骶┕适隆肥菄椅枧_藝術(shù)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它反映了一群生活在西京城里的草根小民的故事。羅天福一雙兒女先后考上了重點大學(xué),他領(lǐng)著老婆從農(nóng)村到西京城的一個大雜院里住下,用打“千層餅”的手藝支撐兒子羅甲成、女兒羅甲秀在西京求學(xué)生活,這也是長久埋在他心中的“西京夢”。他們起早貪黑辛苦異常,兒子羅甲成卻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落差中日漸迷失,直至把一家人拖向精神崩潰的邊緣。

《西京故事》的編劇陳彥是陜西本土作家,名氣很大。他的《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三臺戲,先后都進入了國家舞臺藝術(shù)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秦腔與蒲劇同宗同脈,一樹兩枝,皆為古老劇種,聲腔高亢激越,風(fēng)格蒼勁渾樸,都擅長表現(xiàn)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人的真情。為此,看秦腔情緒就亢奮,渴望看到話劇導(dǎo)演查明哲能為秦腔帶來什么樣的戲劇革命。

編演現(xiàn)代戲,“編”是重中之重。它不像演古裝戲長袍大袖的,可以彌補的玩意很多。戲曲表現(xiàn)當代生活,至今沒有摸索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用的新程式,觀眾對現(xiàn)代戲也不像舊戲那樣熟門熟道,所以,聚焦點自然就轉(zhuǎn)到白語唱詞和人物刻畫上,對劇本的要求標準提高了。陳彥選擇題材一般不追求轟轟烈烈的人與事,就是人微言輕的普通人,但這些人的心靈卻不普通,抗污染能力強,重氣節(jié),講感情,義不逃責(zé),敢于擔(dān)當?!段骶┕适隆芬彩穷愃频念}材。陳彥的編劇方法同現(xiàn)代小說的寫法很相似,就是去寫平常人,而不是性格化的人。戲曲創(chuàng)作現(xiàn)在依然遵奉塑造典型人物的圭臬,這樣必然要把不該人物扛得讓他扛在肩上,不該戴的帽子戴在頭上,只要是主人公,再屌絲也是萬千寵愛集一身,這是時下戲曲舞臺產(chǎn)生過多虛假人物形象的主要原因。

陳彥打本子口都切開的很小,然后直管深挖。正面文章、背面文章,都能在咽喉上下刀,往往第一場戲就織成了矛盾形狀,戲扣上解開,解開扣上,特別是解扣這個環(huán)節(jié)順情合理,不露破綻。戲就在一扣一解中曲折前行,逐句換意,生處有熟,熟中見生,越斬盡殺絕地寫,滋味越綿長,真乃運斤成風(fēng)手段。

《西京故事》羅天福的兒子羅甲成是全劇的“戲引子”,矛盾皆由他起。先是他不能忍受房主的兒子對姐姐的不尊重,失手將他打傷,把爹媽打餅子的血汗錢賠了醫(yī)藥費,這是他第一次給全家?guī)淼臑?zāi)難,使全家陷入悲痛之中。之后,羅甲成在學(xué)校度過了陌生期,逐漸適應(yīng)和接受了西京城的陽光、空氣和人。教授的女兒偷偷在幫扶他,他誤以為是愛情;學(xué)校把他列入學(xué)生會領(lǐng)導(dǎo)候選人,也讓他頭腦發(fā)漲,志得意滿;當一切都破碎后,他崩潰了,逃到千里之外去下煤窯,再次把全家拖入更大的苦海之中。有經(jīng)驗的看戲人都知道,一本戲能有兩次大波大瀾的感情動蕩,舞臺上肯定會有好戲唱。果然,當父親找回兒子,全劇就進入了高潮階段。這時,舞臺就完全交給了作者,你有天大的本事都可以使出來,搖曳生姿,氣焰萬丈,遇佛殺佛,遇祖殺祖。陳彥聰明得像透明的空氣。他尤善揚高鑿深,不是上來就疾風(fēng)暴雨來一排子親情哭泣,之后,兒子被打動,匍匐在他腳下,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和人生意義。陳彥的做法是繼續(xù)升級矛盾,先讓兒子使招發(fā)力,傾倒自己心中的苦水;溫度不夠,繼續(xù)加熱,再讓兒子教育父親;直至把這鍋湯煮沸到頂點,羅天成才撕心裂肺般地喊出我投降,我向兒子投降了……這是出人意料的一筆,很酸人心,把戲給墊足了。這時,陳彥再讓父親羅天福反擊,演繹當代的“三娘教子”,觀眾不僅樂于接受,而且替兒子著急,臭小子性格真“噌”,該回頭給老子認個錯了,否則天理不容了。這樣的戲是順情順理走過來的,是通過人物命運帶事件,將中國人的價值觀緩緩的釋放出來,喚起人們深遠的共鳴,長久的回味。這就是“好戲”,是寫戲的正道。

《西京故事》的舞臺裝置也頗新穎,正面看,舞臺被布景房屋包裹了一圈,結(jié)實樸素。雖說視覺上很實,可使用起來怪靈便的,反過來一景,正 過去又一景,完全把一具百葉窗搬上了舞臺,而且能夠伸縮,表現(xiàn)羅天成一家就切出一個方塊推到前臺來,一景多用,一景多意,實在是眼高手辣的舞美創(chuàng)意彩,為戲增加了不少色彩。服裝設(shè)計也是巧思,樸素不寒酸,鮮亮不山氣,夸張不變形?!段骶┕适隆返陌槌槲瓒际莿e出手眼,不是戲不夠歌舞來湊的那種。伴唱自始至終就一個人,每場將要結(jié)束時他就出來唱同樣的詞曲,很粗很炸的幾句,入心入肺,起到了點睛作用。伴舞也是一個人,很靜地站在臺側(cè)一角翩翩而舞,讓人思緒萬千。有時想想,人生最不美、最俗,然而再沒有比人生更有意義的了。

戲曲在中國一直自覺承擔(dān)了教化民眾的責(zé)任,有很深的載道情節(jié),中國人的善惡觀從中而來,忠孝節(jié)義觀從中而來,審美能力和情趣從中而來。所以舞臺在人的心中就是神堂,一些不堪的情景放在電影、電視劇中表現(xiàn)會感到自然正常,演在舞臺上就有失風(fēng)雅,很別扭,也很羞?,F(xiàn)在,多元文化已把戲曲擠到了邊緣。盡管如此,戲曲對人心的撫慰作用是其他藝術(shù)形式不可替代的。有時坐進劇場里,甭管什么人物,一場好戲看下來,會感到精神長了一塊?!班l(xiāng)音曲調(diào)”讓人能找回樸素的感動,也有著濃厚的移情作用?!耙宦暫螡M子,雙淚落君前”。

 

王軍 (作者系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

責(zé)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