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社從事編務工作,每天都要處理許多新聞線索和通訊員來稿,編輯、記者通過慧眼識珠、精心編輯和深入采訪,往往能發(fā)現(xiàn)、救活一些有價值的稿件或線索,甚至還能在被槍斃的稿件中“挖”出精品力作。2011年度我獲湖南新聞獎的新聞通訊《有一種微笑叫堅強》,其線索和靈感就是從一篇通訊員的表揚稿中得來的。
這年6月初,我在編輯部的廢棄稿里,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一篇表揚稿。稿的大意是:寧遠縣退休女教師藍坤榮,身患白血病,舉全家之力興辦九嶷工業(yè)學校。稿子主要寫了兩件事:一是這位退休女教師為勸學,翻山越嶺,有一次從山上摔下來,差點喪命;二是她身患重病,仍冒著酷暑堅守在建校工地,嚴把質量關。這是一篇很隨意的表揚稿,既不像消息,也不像通訊,事實少,空話多,層次混亂,主題不突出,寫的又大都是過去幾年的事,編輯根本無法處理,隨手就扔了。一個偶然機會,我看到了這篇稿子。“退休女教師”、“白血病”、“ 勸學”,我忽然對這些字眼產生了興趣。電話打過去,我找到了這篇稿件的作者,他就是學校的副校長,叫王川。王校長非常熱情,告訴我這只是一篇簡單的內部材料,是投給報社作線索用的。他邀請我過去采訪,我很快就去了。
藍坤榮,72歲,疾病纏身,剛剛從車禍中撿回一命,昏迷近10個小時,額角還印著一塊半月形疤痕。記者見到她時,她出院不久,非常虛弱,說話都有些吃力,臉上卻一直洋溢著微笑。這微笑給人以溫暖和力量。
采訪主要以座談會的形式進行。方方面面的人介紹藍坤榮,大家說了很多,我問了很多,也記了很多,問得很仔細,記得也很仔細。座談會開了整整一天,中午也沒休息,晚上繼續(xù)找人采訪。我深深地被眼前這位嬴弱的退休女教師所感染。
藍坤榮的事跡很感人。面對大量的采訪素材,我有些犯難了。如何結構?如何寫?我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采訪時藍坤榮臉上露出的微笑。她是“女強人”,同事們都說她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病魔、困難擊不倒她。她很有詩意,生活就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忽然,一支熟悉的旋律飄進我的耳朵,那是九八抗洪中最震撼人心的一支歌——“有一種微笑叫做堅強,讓生命的色彩徹底綻放。” 我想,這支歌仿佛唱的就是藍校長,藍校長一定很喜歡。于是我決定用詩意的標題、詩意的文筆來寫這位退休女教師。我寫下主標題:有一種微笑叫做堅強。寫下四個小標題:有一種追求叫責任、有一種精神叫忘我、有一種溫暖叫愛心、有一種奇跡叫生命。開頭,我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提筆寫下一段記者手記:“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沒有更多的豪言壯語,卻有綿綿不斷的慈母情懷。身患絕癥,70高齡,然而在她的心頭,鮮紅的黨旗永不褪色,孩子們的笑臉永遠燦爛?!?/p>
稿件寫得很投入、很用心,其中寫了不少故事、不少細節(jié),非常感人。3000字的初稿出來后,我立即傳給了九嶷工業(yè)學校,學??戳撕軡M意。之后,我與同事交流,征求同事意見,請同事們幫忙挑刺。反反復復幾個回合后,我基本滿意了,將稿件交給了編輯部。在建黨90周年的喜慶日子里,稿件配照片很快登上了永州日報的頭版頭條,反響非常好。
從“表揚稿”到“獲獎稿”,從“廢棄稿”到“精品稿”,其中有偶然因素,但偶然性肯定包含在必然性之中。假如沒有發(fā)現(xiàn),假如沒有深入采訪,假如沒有認真思考,假如沒有用心寫作,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假如”,我想就肯定不會有這篇稿子,這篇稿子也不可能會獲得成功。
新聞需要慧眼,新聞從來都是青睞有準備的記者?;酁樯衿?,需要功底和敬業(yè)精神。 (作者系永州日報社副總編輯、高級記者)
蔣劍翔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新聞貴在言之有物
下一篇: 第四十二講 立體化版面的編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