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水路十八彎

2014-08-08 08:48:45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山坡坡陡來,扁擔擔那個長,一口口水水,一滴滴汗,婆姨們就怕水呀們水甕干,男人們最愁連呀們連陰天……”這是我們小時候挑水時經(jīng)常唱的一首兒歌。

我們村是黑疙瘩山下的一個小平原,人們把它稱做垣,意思是高而平坦的地方。在這里無論是春翠還是夏綠,無論是秋黃還是冬雪,你放眼望去,或綠、或黃、或白都是一片蒼茫的景象。尤其是夏天,當田地里的莊稼綠油油地長起來的時候,整個村子和附近的村子連成了一片綠洲,一陣風吹過,一波又一波的浪,綠綠的,一直翻滾到你看不見的地方。

村子里沒有水,祖祖輩輩都要去村西的河溝里挑水吃,溝很深,站在高處一眼望不到底,一條窄窄的小道沿著陡峭的山坡彎彎曲曲一直通到溝底。溝底有一口用沙石砌起來的水井,這口井是我們村唯一的飲水源。井水和井口始終保持著一尺多深的距離。井里的水,無論有多少只水桶打,總是會很快恢復到原來的高度。

多年來,形成了一種習慣,大人們早晨挑水,孩子們下午抬水。每天下午放學后,我和哥哥像村里許多孩子一樣,跟隨著清一色的童子軍浩浩蕩蕩地下河里抬水,從上到下,彎彎曲曲的路上都是抬水的孩子。站在上面望下去,像無數(shù)只螞蟻在有規(guī)則地遷巢。山坡上歌聲、笑聲、吵鬧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有的為了省勁,把扁擔從坡上順著坡猛地竄下去,扁擔就像離弦的箭,一直飛射到溝底。大部分時候是許多條扁擔一起竄,我們喊著“一、二、三”,無數(shù)條扁擔飛射在陡陡的坡上,那陣勢像是從城墻上射出的無數(shù)支箭弩。

水井位于溝底一塊比較平坦而開闊的地方,周圍是一片紅紅的膠泥灘,這種紅色一直延伸到周圍的半山坡上,整個山谷像夕陽落幕的映紅。說是河溝,其實溝里沒有涓涓的溪流,也沒有狀如鵝卵的石頭,更沒有濃密的草叢,只有這口用一塊一塊巖石砌起來的水井和清澈見底的泉水,像一輪圓月落在這個被晚霞涂抹過的谷底。你低下頭去,便可以看見自己的影子在陽光下、在微風中晃出粼粼的波光,隨著搖曳著的波紋,影子被一層一層地推出,被放大,被扭曲,最后漸漸地消失。接著,另一個影子馬上又會浮在水面上,是那樣清晰,那樣真實,然后又變得模糊,最后徹底消失于井里。

吊水也有講究。每次都是哥哥一只手抓住桶環(huán),一只膝蓋跪在井口的石頭上,俯下身去讓水溢滿,然后兩只手用力提起,快提到井口的時候,我再搭把手,水桶就上來了。有一次,我想親手試試,于是也模仿著哥哥的樣子把水桶放在井里用力往下摁,盡管我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水桶仍飄在水上,無論怎么摁也摁不下去,逗的周圍的孩子一起笑,我的臉臊的比溝里的膠泥還紅。后來才知道,必須先把桶沿向下反扣在水中,隨著水慢慢浸入,水桶自然漸漸改變著角度,直到桶里溢滿了水,水桶就會自己直立起來。

傳說,這口井里的水是從地底下竄出的一股神泉,每到中午便會有一條狀如桶粗的蛇從井里爬出來,睡在井口的青石板上曬太陽。沒有人去驗證這個傳說的真假,因為,中午根本就沒有人下溝去挑水,也許是畏懼,也許是為了躲避中午的烈日。這里的水的確很美,口渴時,你舀一瓢水細細地品味,讓水慢慢地流進你的嘴唇,流過你的舌尖,流入你的喉嚨,一股淡淡的甜味便會透澈你的肌膚,透澈你的心脾,透澈你每一滴水滲透過的地方。

挑水,對我來說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wù),因為每抬一桶水,我都要咬著牙,忍受著扁擔陷入肩膀的疼痛,忍受著腰腿的酸困,忍受著汗水浸入眼角的酸澀之苦。

所以我們吃水異常節(jié)儉,決不會輕易浪費一瓢水。每個人都是如此,唯獨張老太例外。

張老太是從大城市插隊下來的老干部。因為她身體不太好,為了能長久地呼吸上新鮮空氣,吃上我們村的“神泉”。返城的時候,女兒和老公都回去了,只留下她和侄女。每天早晨,張老太還在炕上睡覺的時候,侄女婿就要早早地下溝去挑水,而張老太只吃前面那只水桶里的水,因此張老太的女婿不得不挑兩擔水。有一天晚上,張老太正坐在一只大盆里洗澡,竟然忘了插門閂,被串門的一個老男人撞了個正著。張老太用“神水”洗澡的事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村里的人們十分憤怒,認為她玷污了神靈。于是,幾個人包括隊干部在內(nèi)一起去找張老太理論,最后,張老太親自跑到井旁,獻了許多祭品,又磕頭又禱告,這件事才算過去了。自那以后,她用水也開始節(jié)儉了起來,后面那只水桶里的水也可以倒進缸里吃了。

有一年,村里安上了自來水,把一根一根的鐵管從溝底一直架到村里,我們終于結(jié)束了挑水的生涯。直到現(xiàn)在,村里人吃的還是那口井里的水,水依然還是那么清,那么甜,那么一如既往地涌出。而我為了生活,卻不得不離開了村子,離開了村子里的那口井,離開父母,奔波于張老太厭倦了的那個城市。 曹云平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露天電影溫情依舊

下一篇: 西瓜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