錮轤子

2014-08-16 09:25:54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錮轤子,是過去“鋦盆子鋦碗鋦大缸”的民間手工藝人,我們常說的一句老俗話——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就出自這個行當。

在過去,普通人家的臉盆、菜盆、米缸、水罐,大都是用陶土燒成的,笨重易碎,若不小心掉落地上或稍有磕碰,不是裂縫就是摔成幾塊。因舍得買一個新的,所以一般都找錮轤子修補一下,將就著用。

錮轤子的手藝多是祖?zhèn)鞯?,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雖然辛苦卻掙不了大錢,勉強養(yǎng)家糊口而已。每到一個村子,就在一個顯眼的大路口放下?lián)?,先扯開嗓子喊幾聲“鋦盆子鋦碗鋦大缸”,招攬生意的信號一發(fā)出,有破損器皿的人家便行動起來,大爺扛著裂了的水缸,大娘提著漏了的瓦罐,嬸子抱著破了的面盆……不多時,錮轤子攤前就站滿了人。

修補是個精細活兒,來不得半點馬虎,干活前,錮轤子會拿著器皿端詳好好一陣子,然后視器皿的厚薄和材質從工具盒里拿出鉆頭、鋦釘和小錘,兩腿將器皿夾實,左手扶牢銅鉆,右手拉動拉桿,但見鉆頭在裂縫一側旋轉起舞,灰白的粉末應勢而出。鉆眼是最關鍵的一步,陶器隨便拿個鉆頭就能對付,但是遇到瓷器活,非得金剛鉆出馬不可。鉆深了,敲鋦釘時容易鉆透滲水;鉆淺了,不牢固,鋦釘易脫落;鉆少了,合力不強,更容易破碎;鉆多了,浪費鋦釘,且不美觀。要想恰到好處,全憑錮轤子的眼力勁和手上功夫。鉆好眼兒后,把鋦釘放進眼兒中,用小錘輕輕敲擊,讓鋦釘和器皿抓牢靠實,最后把攪拌好的石灰泥均勻地抹在鋦釘和縫隙上,一次修補便就此成功。等石灰泥干后,會遇潮膨脹,滴水不漏,用彈指敲擊,器皿的回聲脆響,渾然一體。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再好的錮轤子也難免有失手的時候,如果一不小心把器皿鋦毀,只能折價賠償。也難免會有回頭客秋后算賬:“俺家那個盆讓你鋦了,到現(xiàn)在還漏水,你不是說保證不漏嗎?”常走街串巷,錮轤子也練就了一套嘴皮子功夫:“我說的是不漏火燒,不是不漏水?!比堑妙櫩凸笮?,于是,錮轤子重新拿起器皿,免費對漏水的地方進行修補。因為是不值錢的物件,也相互體諒對方的不易,雙方奪“爭吵”后,誰也不會往心里去。

如果趕上活兒多,錮轤子便托一戶人家?guī)兔釤岣杉Z,再討碗白開水喝了,中午也顧不上休息,吃飯后接著干。有時,遇到紫砂茶壺等材質高檔、做工考究的器皿,錮轤子便一展高超技藝,不但會用纖細的銅鋦釘將器皿鋦好,而且會讓鋦釘?shù)牟季皱e落美觀,讓金光閃閃的銅鋦釘為器皿“錦上添花”,如果主家一高興,還會領錮轤子回家,好飯好菜地招待一番。

光陰荏苒,隨著現(xiàn)在家庭用的器皿更換為輕便、耐用、結實的塑料、搪瓷、不銹鋼,錮轤子這個行業(yè)也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只有那些幸存下來的被修補的器皿,成為人們的一種珍貴記憶。

作者:劉志杰

責任編輯:鞏鵬

上一篇: 中國特色道路的開辟者

下一篇: 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