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丁村古遺址漢族民俗展

2015-05-30 10:11:48 來源:臨汾新聞網

在山西晉南與臨汾相鄰的襄汾縣城南4公里汾河河畔,有個以發(fā)掘出我國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脊椎動物化石而聞名中外的丁村遺址。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以丁村為代表的山西晉南地區(qū),形成了具有漢民族特色的風俗民情和文化藝術,反映了我國人民的勤勞、樸實、智慧和創(chuàng)造。

走到博物館大門前,第一眼就看到的是門前匾額上著名書法家董壽平題寫的“丁村民俗博物館”。進入大門是一條很長的胡同,在胡同的盡頭屹立一道更加宏偉精致的門樓。

民俗博物館由19座明清民居組成,這些典雅結實的四合院層層疊疊,曲折回環(huán),而且院中套院,令人迷離恍惚。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歲時節(jié)令民俗。步入第一院,門前栽植的葡萄藤、鐵樹、冬青樹有次序地分列道路兩旁,“客氣的”把游人引進古色古香的民俗展室。在10個展室里分別展出了漢族的臘八、祭灶、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習俗,諸如臘八粥、灶君神龕、蒸花饃等古風遺俗應有盡有,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地體現了先民們對神靈的敬畏,對祖先的緬懷,對生活的向往與熱愛。

在食品展覽室里,陳列有各種民間灶具和食品,墻壁上懸掛的條幅:“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含義深刻,耐人咀嚼。特別是春節(jié)時祖宗牌位前祭獻的小塔樓似的棗糕饃,清明節(jié)上墳掃墓時的蛇饅頭、花饅頭、兔子饃,和小時候母親蒸的幾乎一模一樣,真讓我回味無窮。

多子多福是我們民族的傳統觀念,重男輕女的舊俗認為生了男孩可以傳宗接代,香火不絕。故生育習俗展室里引人注目的“喜報”有“弄璋之喜”、“弄瓦之喜”,“璋”是古代貴重的玉制禮器,生下男孩子佩戴;“瓦”則是古代紡線用的紡錘,生女曰弄瓦,生下女孩子就讓玩瓦制的紡錘,母親就成了燒瓦之窯,男女的差別不言而喻,慶典的規(guī)格也迥然相異。展室中的“祝賀壽誕”完全是一派熱烈歡快的場面,廳正中懸掛著祝壽匾額,下設福壽屏。廳里張燈結彩、鼓樂齊鳴,廳正中坐有壽公、壽婆,喜笑顏開,其塑像形象傳神,栩栩如生。

在精美無比的民間工藝和豐富的游藝民俗室里展出的有金盤、古鏡、唐彩宋瓷、剪紙刺繡、木板年畫,姿態(tài)紛呈,精致典雅。皮影木偶表演的是《水漫金山》,柱子上的對聯上寫著“有口無口口代口,似人非人人舞人”,對皮影木偶藝術概括的真是形象準確到了極點。

古老的紡車、沉重的磨盤、厚實的石槽,粗笨的木車……它們無不記下了人類前進的足跡,是研究人民生活史的不可或缺的一筆寶貴財富。此情此景使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兒時史家大院東門外騾馬拉著石磨轉圈磨面,長輩們在石槽中攪拌草料喂養(yǎng)牲口,婦女們坐在炕上手搖紡車吱吱呀呀的紡線,年輕的后生們趕著木輪車、吆喝著牲口收獲莊稼、拉運糞土。(史明亮

     

責任編輯:鞏鵬

上一篇: 【散文】土蜂

 

下一篇: 【散文】童年的記憶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