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爺爺

2016-12-16 11:23:52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我的爺爺

 喬毅

  有一種情懷,不能割舍;有一種情感,夢縈魂繞,叫人久久不能忘記。

  爺爺離開我們四十多年了,雖然日久年長,卻在我的心中不能磨滅。爺爺原籍趙家莊村人,共姊妹五人,因家里人多貧窮,十二歲時,他的父親便把他送到張望村的一個木匠家里,讓他跟著學做木匠。

  那時,爺爺每天的工作就是早起晚睡侍候師傅。早起開始打掃衛(wèi)生,生火、熬水、幫助師娘做飯。除此之外,還得喂豬、放羊、割草。有一次,他冬天放羊回去,師娘竟沒給他留飯。天黑了,他想一個人回自己家吃飯。出村沒走多遠,路邊一個大概二尺高的東西向他移動,他想一定是狼,只好一邊往回退,一邊手里緊握一根放羊的小锨。聽大人說過:狗怕摸,狼怕掇。就這樣,他回家自己吃了點豬食就去睡覺了。第二天放羊路過一看,昨天晚上嚇他的原來是一團蒿草。

  爺爺勤勞聰明,學徒多年基本學會了所有的日常木工手藝,成了師傅的出師門第。為了把學到的木匠手藝做下去,他只身來到大張村的街面開了木鋪。

  爺爺高大魁梧,雙眼炯炯有神,白色的胡須,經(jīng)常被一根鑲在右前胸銀鏈上的袖珍小梳子捋得干凈柔軟,隨風飄動。每逢出門,他就會從一個綠色的眼鏡盒子里取出一副鑲金的圓形眼鏡戴上。那種文雅的形象,行走在鄉(xiāng)間,仿佛一位教書的先生。

  爺爺很勤勞,從不肯歇息。除做木匠外,他常常會去地里耕作,木活和農(nóng)活兼顧。他常教導我要熱愛勞動,要腿勤、手勤、嘴勤。為了培養(yǎng)我熱愛勞動,我五歲時,爺爺就為我做了兩只小木桶和小扁擔,讓我用小桶擔水洗菜、擔水蒸飯。

  作為手藝人,爺爺干活從不計較錢多少,有錢給點錢、沒錢吃碗飯。他的和善、仁義得到了社會的尊敬。他常說:“學會手藝,藝不虧人。學會手藝,不缺飯吃。”從小只要我在爺爺身邊,他就會教我拉線、打線、拉鋸、鑿鉚等。由于我人小、力氣小,常常拉得跑線,他會耐心地手把手教我。他教我學的做得最多的就是用手刀加工做的木塞子或幫他蘸膠釘木塞子。

  爺爺雖不識字,卻懂得很多道理;雖不能看書,卻能講很多故事。他總會給我講一些草船借箭、空城計、王祥臥冰孝母等等。讓我最佩服的是爺爺會打算盤、會口訣。

  在我的腦海里,童年是一段讓我難以忘懷的歡樂時光。因為有了爺爺?shù)呐惆?,使我享受到其他同伴沒有享受到的樂趣。

  每次進城,他把搭褳往肩上一搭就走了。每逢望著爺爺這種背影出門,我就知道爺爺回來一定會給我?guī)Ш贸缘?。放學回來,我總是急不可待地去村口等待爺爺?shù)纳碛啊敔敾貋?,總是把肩上的搭褳裝得滿滿。搭褳往炕上一倒,有洋糖、蘋果、梨、柿餅、火燒等??吹綄O子們的哄搶,爺爺高興得合不攏嘴。爺爺也用他的巧手,為我們做了很多木制玩具。

  爺爺身體硬朗,這和他的經(jīng)常勞作有關(guān)。他常說:“人不動和機器一樣就會生銹。要少吃勿飽、飯吃七分,清湯少鹽。”他從不吸煙,偶爾會喝酒,冬天時常打些散酒,用錫酒壺在鍋里燙熱喝上兩口,清熱解毒。

  從記事起,我就和爺爺住在一間約十平方米窯頂上面的小房里。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言傳身教,深深地印在我心上,影響著我的成長、影響著我的人生,至今還常浮現(xiàn)在眼前。我想念爺爺,懷念跟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