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里的衛(wèi)國情懷

2020-11-19 08:52:57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今年是父親去世5周年,父親現在還活著的話已經90歲了。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這樣一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上,總想寫點什么來紀念父親。

  父親原名崔衍玳,報名參加解放軍的時候,因方言不通,被登記為崔元德。

  1931年11月10日,父親出生于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zhèn)趙莊村。父親一生坎坷,8歲就失去父母成為孤兒。12歲時跟隨叔父來到山西。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父親火線報名參加了解放軍。父親常?;貞浀溃骸皡④姷谌炀桶l(fā)了被褥等物品,還發(fā)了三八式馬槍。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槍在我心中的分量和我肩負的神圣使命!”

  1950年前半年,父親隨部隊在山陰縣幫農民挖大渠數百里,并獲得了紀念章。后部隊移駐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大黃莊,這時朝鮮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于1950年6月25日),同年10月,部隊從察哈爾調到天津東郊農場接替先期入朝參戰(zhàn)部隊(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應朝鮮政府請求跨過鴨綠江,進軍朝鮮戰(zhàn)場。10月25日打響抗美援朝第一仗,這一天便成為抗美援朝紀念日)的稻田收割任務。在移駐大畢莊北倉村以后,父親從二營六連調到團直屬通訊連當通訊員。1951年6月從遼寧省寬甸縣一座木制便橋上唱著《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此開始了他的抗美援朝作戰(zhàn)史。父親在團直屬通訊連當班長,金城戰(zhàn)役后,由通訊班班長調到連部擔任文書。

  父親有個筆記本。上過幾年私塾的父親,在部隊算是有文化的戰(zhàn)士,所以在部隊當過文化教員。筆記本里的內容大多與翻譯有關,就是一些簡單日常用語的英語、朝鮮語等的記錄。

  父親有個木箱子,里面裝著他的書、雜志等等,對我來說就是百寶箱。我還在木箱子里驚訝地發(fā)現了父親的戰(zhàn)功喜報,由于父親是孤兒,所以立功喜報是寫給叔爺爺的。大意是“崔元德同志在戰(zhàn)場上不怕犧牲,榮立三等功,特此報喜?!绷⒐ο矆笠呀洶l(fā)黃,滿滿的年代感。

  父親在朝鮮戰(zhàn)場共立過兩次三等功,而且都與金城有關。第一次是1951年10月的金城阻擊戰(zhàn),父親克服重重困難,帶領增援部隊突破敵軍的炮火封鎖線,圓滿完成通訊任務,由于表現突出,被授予三等功。第二次是在19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最后一場戰(zhàn)役——1953年7月金城反擊戰(zhàn),父親在全軍制高點冒著炮火擔任觀察信號任務,保障首長指揮順利,又一次被授予三等功。后來,年逾八旬的父親仍能眼不花地閱讀報紙,大概是與當年擔任觀察信號任務有關。

  小時候,我經常把父親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用過的皮帶和棉帽穿戴在身上找志愿軍的感覺,威武神氣的模樣引得一眾小伙伴羨慕不已。

  父親曾經對我講過朝鮮戰(zhàn)爭的殘酷。有一次,他奉命帶領部隊換防,路過一座山時看到滿山碧綠、古木參天,完成任務返回時山上卻已經滿目瘡痍、炮火連天,父親在防空洞里躲了一夜,炮火停息后才返回部隊。還有一次,父親在與班長一起執(zhí)行任務的途中,突然一發(fā)炮彈打來,落在與他相距十幾米的地方,炮擊過后,班長扯著嗓子問他:“炸著沒有?”父親回答說:“沒有”。班長說了句“快跑”,兩人便迅速從地上爬起來,繼續(xù)執(zhí)行任務了……在父親的回憶中,類似這樣的驚魂時刻就像家常便飯一樣。

  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生活中,父親榮立過兩次戰(zhàn)功,朝鮮政府頒發(fā)了兩枚軍功章,父親還被評過模范團員、五好戰(zhàn)士,多次受到團部通報表揚,還當過教拼音字母的文化教員等。1955年3月,父親在回國前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4月回國駐防徐州,1956年3月復員。

  父親復員后,當過工人、事務長、工會主席、貧協主席,做過拖拉機手、測繪工人、筑路工、生產隊出納和倉庫保管員。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他都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對黨忠誠、對集體負責,真正體現出了一個戰(zhàn)士的風貌,發(fā)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父親晚年雖然有政府給予的補貼,但生活并不富裕,有人勸父親憑借戰(zhàn)功找找當年的戰(zhàn)友和政府,提高待遇。父親平靜地說,“發(fā)補貼說明國家并沒有忘記我們。戰(zhàn)爭年代,很多戰(zhàn)友年紀輕輕就犧牲了,比起他們,我們幸福得都心虛了,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了?!?/p>

  父親的筆記本、立功喜報、軍功章等等,后來都找不見了。但父親的囑咐和精神一直在,它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場戰(zhàn)爭,要永遠保持戰(zhàn)斗精神,為黨、為國、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講述人 崔宏義 記者 段碧蓉 整理)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