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時刻牢記光盤行動,讓勤儉節(jié)約的中華美德伴我們一路前行。”“作為新時代接班人,我們要做一名誠實守信、文明有禮的好學生?!薄?2月27日下午,在市第一小學,六(7)中隊正圍繞“光盤行動”“文明創(chuàng)建”展開熱烈討論。
這是市第一小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的一個生動畫面。近年來,該校以校園文明建設為抓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持續(xù)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人信人守”工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到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
活動引導知禮向善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12月24日下午,市第一小學校園里熱鬧極了,在一堂堂生動有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隊會上,同學們通過觀看視頻、主題討論、齊唱愛國歌曲等方式,深刻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
在該校操場周圍,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交通安全伴我行”“勤儉節(jié)約”等主題繪畫作品,將各種文明之禮一一展現。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激活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的重要載體。多年來,市第一小學充分利用校內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等載體,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三進”活動。同時,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升旗儀式、隊會活動、重要節(jié)日等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清明祭英烈”“我為爸爸媽媽做件事”等主題活動,多渠道、全方位強化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同學們知禮向善,讓良好的習慣意識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你覺得家風思想過時了嗎?”“‘見義勇為’與‘見義善為’,你更傾向于哪個?”……為了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撔_€組織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推選學習宣傳、“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辯論賽等系列教育活動,積極探索未成年人道德實踐活動新載體、新方式,著力構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高地。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日?;⒕唧w化、形象化,融入學生們的生活,是我們的工作原則?!痹撔4箨犦o導員邰鈞介紹,“如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我校師生的追求和自覺行動,校園處處洋溢著文明新風?!?/p>
思政元素滲透課堂
“同學們,大家知道圖片中的人物是誰嗎?”“習爺爺。”“習近平爺爺是個‘老兵’。2016年5月24日,習爺爺來到駐守在黑瞎子島上的黑龍江省軍區(qū)邊防某團十連,看望連隊官兵……”12月23日上午,在該校五(7)班教室里,思想與政治老師吳憲正熱情洋溢地給同學們講述著一個“老兵”軍隊情的故事,同學們時而靜靜聆聽、時而誦讀金句、時而熱烈討論,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為了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高年級第12講《強國必須強軍》,吳憲進行了巧妙設計,通過講述故事、拆字游戲、誦讀金句、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逐漸滲透主題思想,“讓同學們熱愛祖國國防事業(yè)?!彼颊氐囊?,讓學生更加關注現實、關注生活、關注平凡中的奮斗。
“在教材中尋找中國故事,挖掘思政元素,老師備課時要將這些內容進行重點批注,并且有檢查、有反饋,我們一直做得不錯?!笔械谝恍W校長王寧平邊介紹邊翻開老師們的教案。
隨便翻看其中幾本,可以看到,教師們在課堂上用心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地落實育人目標?!芭囵B(yǎng)團結他人,合力完成任務的團隊精神?!比昙壝佬g教師蘇田在講解《有趣的拼圖》一課時,在教案上作了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標注。
黨史教育、愛國教育、勞動教育……目前,市第一小學所有學科都在嘗試進行思政元素的滲透,在課堂上講好中國故事。
培育新時代好少年
馮靖涵是市第一小學五(1)班學生,也是“雛鷹爭星”中的校園文明禮儀之星。在班主任黃婧眼里,她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這道題有兩種解題方法……”12月24日上午,課間操時間,其他同學開心地玩耍,馮靖涵則坐到了曉麗(化名)同學的旁邊,給她補起課來,清晰的解題思路讓曉麗茅塞頓開。曉麗是本學期轉來的新同學,父母離異,家庭條件也不太好。開學后,馮靖涵得知她的情況后,處處幫助她,學習用品缺了,就把自己的送給她;學習跟不上了,就幫她補課……4個多月下來,她們倆成了好朋友,曉麗也變得陽光、自信了。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一定要愛護她。”該校學生張琪涵常把讀過的課外書整理出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同時,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環(huán)保知識,講給身邊同學聽,提醒大家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等。遇到有人亂扔垃圾,她總是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并進行勸導,盡最大努力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此外,張琪涵還加入了共創(chuàng)文明城市志愿者行列,散發(fā)傳單、擦拭小區(qū)路邊的欄桿……為凈化市容市貌,建設美麗臨汾,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孫銘翊、杜晉川……在我們學校,新時代好少年越來越多。”校長王寧平如是說,“也許他們的行動不顯眼,僅僅是撿起一片垃圾;也許他們的力量很微小,只是在社區(qū)提供了志愿服務……但是,他們傳遞的是向上向善的力量,撒下的是文明的種子。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帶領下,會有更多同學用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個成為新時代好少年?!?/p>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