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讀書應知味

2016-04-23 10:36:25 來源:臨汾新聞網

讀書應知味

白俊華

  明代詩人于謙有一首《觀書》詩,寫盡了讀書之情調。詩云:“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钏戳麟S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p>

  這首詩,盛贊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頭兩句,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次兩句,寫盡了如饑似渴的讀書情態(tài)。然后,說明勤讀書的好處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接下來,又說堅持讀書就像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永遠清澈如初;就像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令人心曠神怡。最后,彰顯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真可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可見,讀書,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

  其實,讀書純屬個人愛好,讀與不讀,本無可厚非。但仔細觀察和揣摩一下,就會發(fā)現,我們身邊那些喜歡讀書而且深諳其道的人,精神上大多都很富足;而不愛讀書的人,思想上大多都很空虛。因由何在?我想,這與一些人不諳讀書之妙有關。

  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讀書,可以讓思想豐韻起來,可以讓靈魂富足起來。正如伏爾泰所言:“讀書使人心明眼亮。”西塞羅更是形象地比喻:“沒有書籍的屋子,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弊阋姇畬Ω脑焖枷牒挽`魂的作用。

  書籍是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在讀書問題上,不在于讀了多少,而在于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程度。就是說,讀書,一定要讀出味道來。否則,即使讀的書再多,也是“匆匆過客”,在記憶深處留不下半點影子,更談不上豐韻自己、提高自己。

  宋代詩人陸九淵對此有著更深的體悟。他說:“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唐代詩人韓愈也說:“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比绻x來讀去而不知其義,更不能把書中的真知付諸實踐,這樣的書,不讀也罷。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边_此境界,唯有深諳書之精髓。只有把書中的要義吸收為自身的營養(yǎng),才能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

  “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弊x書,增智,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下長工夫、苦工夫、細工夫。而工夫的內質,是把書懂、讀熟、讀透,半生不熟,抑或根本不熟,就像農民種莊稼,只曉得把種子埋到地里,卻不諳侍弄一樣,這樣的田地,怎么能收獲飽滿的糧食?!腹有詩書氣自華。氣,來自何處?來自書中之“味”!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于今后的讀書生涯,益必大焉!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