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煙花絢爛
武嘉瑤
她從呼蘭出逃,至死都沒能找到可以停留的屋隅;她為中國大地立傳,卻沒能成就自己完滿的結(jié)局??梢驗樗赂业倪x擇和慘淡的際遇,中國多了一個自由的流浪者,一個對真理的追逐者,一個對自我的捍衛(wèi)者,一個在文學上立下不朽豐碑的大家!滿紙蕭索,滿篇悲涼,她雖比煙花寂寞,卻比煙花絢爛。她就是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蕭紅。
蕭紅,原名張乃瑩,1911年,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呼蘭區(qū)。在短短10年的寫作生涯中,她留下了無數(shù)卓越篇章。從《商市街》《生死場》到《呼蘭河傳》,蕭紅打破了傳統(tǒng)小說單一的敘事模式,創(chuàng)造了一種介于小說、散文和詩之間的邊緣文學,首創(chuàng)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散文化摹寫,由此實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銜接、承續(xù)。她本人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因此成為與張愛玲齊名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蕭紅9歲時,她的母親去世。原本就冷漠疏離的父親變得更暴戾恣睢,有時僅是打碎了一只杯子,也會惹來父親的痛罵與毒打。到了14歲,蕭紅被父親執(zhí)意許配給省防軍第一路幫統(tǒng)汪廷蘭的次子汪恩甲,可汪恩甲是遠近聞名的紈绔子弟。父親的一意孤行讓蕭紅第一次想要為自己而抗爭,第一次想要改寫命運。
1930年,蕭紅初中畢業(yè),喜歡文學的她不顧父親反對出走北平,進入北平大學女子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系統(tǒng)學習寫作??伤齾s想象不到自己娜拉式出走的后果:家中斷絕了一切支持,不久生活便陷入困頓,求學之路也舉步維艱。終于在1931年,困窘中的蕭紅不得不回到老家,怒不可遏的父親隨即將其軟禁。但與之年齡相仿的姑姑同情蕭紅的遭遇,于深夜幫她再次出逃。
可逃得出的是桎梏,逃不出的卻是命運,命運再次開了玩笑。天氣漸冷,在哈爾濱流浪月余的蕭紅,為了不至于凍斃街頭,只得投靠在哈爾濱上大學的汪恩甲。可這一次選擇,卻令她錯付了最好的青春年華。她在和汪恩甲的孽緣里浮浮沉沉,而錯事樁樁件件,雖透支了青梅竹馬的純情,卻讓蕭紅在求助外界時認識了蕭軍,這個她文學路上至關(guān)重要的人。蕭軍不僅在生活上幫助蕭紅,更讓蕭紅第一次接觸到主流文學圈。1933年,蕭紅與蕭軍二人合著的小說《跋涉》出版,而這本書一經(jīng)推出,立刻在東北引起巨大轟動。
這本書不僅對于蕭紅本人有重大意義,更是揭露了日偽統(tǒng)治下社會的黑暗,歌頌了人民的覺醒、抗爭,帶有鮮明的現(xiàn)實主義進步色彩。學界大家魯迅因此對蕭紅青眼有加,魯迅特意將二人介紹給茅盾等名家,并牽頭組成名震文壇的“奴隸社”。而蕭紅也在同道好友的影響下,迎來了創(chuàng)作的井噴期,《生死場》應(yīng)運而生?!斑@場是死的城郭,沒有花香,沒有鳥鳴,即使有花,即使有蟲,那都是唱著別離的歌,陪伴著說不盡的死者永久的寂寞?!睕]有過分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分精彩的語句、沒有聲嘶力竭、沒有嬉笑怒罵。不加粉飾,不屑粉飾,文字的力道真正得以散發(fā),內(nèi)心原始的力與美真正得以展現(xiàn),力透紙背,字字珠璣。這樣的文字,蕭紅之后再無第二人能寫出。
《生死場》雖讓蕭紅揚名于民國文壇,可命運卻并不顧憐這位女杰。1940年,《呼蘭河傳》開始連載,但此時蕭紅卻被確診肺結(jié)核,又受到庸醫(yī)誤治,蕭紅終是留下半部“紅樓”撒手人寰。可也真是造化弄人,半部《呼蘭河傳》卻最終達到了她文學創(chuàng)作的頂峰。厚重是她,對于國人渾渾噩噩的生活態(tài)度信手拈來;輕靈是她,纏綿哀婉,兒女呢喃,滿紙自然鮮活的靈氣簡直要溢出。那字里行間的平和讓人忘記她傷痕累累的過往:年少離家,顛沛流離10年。那沒有希望的未來,那茍延殘喘的當下,那沒人了解的孤獨,她用一雙絕望的雙眼,去端詳他人佯裝無知的自私,去迫使自己相信一切即是真實。這哪是什么呼蘭河,這是蕭紅的人生!春秋冬夏啊,帶走了命途多舛的蕭紅,卻留下了呼蘭河畔,不朽的蕭索的風。
尼采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蕭紅確實令人嘆惋,她緘默了太久,她想飛,現(xiàn)實卻一直拽著她的腳不放。她也有一雙冷眼,可在看透世界不堪之后,她卻仍然固執(zhí)地愛著這個世界。即使飽受白眼冷遇,她仍然渴望愛、渴望肯定,渴望尊重,她如此寂寞而又熱烈,縱是世界如此清冷,她都想用自身的熱量把它捂熱,幸而呼蘭河上,生死場里,她魂牽夢縈的渴望與向往一一實現(xiàn)。
世人常拿蕭紅與其他名滿天下的女作家作比較,可是寫孤獨、寫自由、寫回憶的人很多,但能用如此天真,自然的筆調(diào)寫出人世間最普遍的孤獨與寥落的,恐怕只有蕭紅一個了。更讓人心痛的是,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知道滿紙箴言,承載著她所經(jīng)受的多少人世滄桑,苦痛折磨。她是這樣寂寞,被人誤解、被人比較、被人諷刺、被人嘲弄!但是,她的起點雖在一片黑暗之中,一路泥濘、一路掙扎,卻還是以筆做杖,走到陽光之下,爬到山峰之上,終于眺望到未來!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