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座座青山萬木爭榮、滿目蒼翠,一臺臺風機高聳矗立、蔚為壯觀,一扇扇葉片緩緩旋轉、聲聲作響……夏日的青龍山,風吹林動、偶有鳥鳴,一幅工業(yè)與生態(tài)共存的和諧畫卷徐徐入目。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隰縣下李鄉(xiāng)青龍山的雙字坪風電場,49臺白色的風機分布在一個個塬面上。這是隰縣境內第一個風力發(fā)電項目,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2億千瓦時。
該項目由山西盾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建。2015年,山西盾安公司成立,擬在隰縣實施規(guī)劃總裝機300MW的風電項目,2017年6月,一期98MW風電項目開工建設。
“在新能源領域,風電的技術最成熟?!痹摴究偨浝砀咴普f:“作為國內風電開發(fā)的領先企業(yè),我們在全國20余個?。ㄗ灾螀^(qū))投資、建設和運營風力發(fā)電廠,具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完全有能力、有技術做好隰縣風電項目?!?/p>
隰縣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qū),山巒連綿、丘陵起伏,盾安新能源公司為何會選址于雙字坪?高云說:“我們研究了隰縣的地形地貌,掌握了多年的平均風速等氣象資料,選擇出適合風力發(fā)電的區(qū)域。隨后,部署6座測風塔,利用兩年的時間進行數據收集、評估,最終選定雙字坪作為一期項目的建設地址。”
在偏遠的深山實施這么大的項目,談何容易?風力發(fā)電涉及的配件包括重型塔筒、發(fā)電機艙、葉片等大型部件,運輸是首要難題。隰縣有關部門高度配合、全力保障;盾安公司考察線路、合理規(guī)劃;建設者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群山中開辟出一條專用運輸道路,滿足了大部件運輸車輛的通行要求。
“更難的是吊裝作業(yè)。”公司工程部長馬樂樂介紹說,一是葉片旋轉時直徑會達到120米,風機吊裝高度最高達到90米,重型塔筒重量大、體積大,必須使用1600噸專用風電機組吊車進行吊裝;二是此地為多風的氣候環(huán)境,對吊裝施工造成了很大影響;三是吊裝設備需要頻繁移動,每一次在殘垣溝壑中移動大型設備都非常困難。
在廣大建設者的不懈努力下,2018年7月和2019年4月,一期98MW項目分兩次實現了并網發(fā)電、投產運行。項目選用的39臺久和GHFD120型風機、10臺遠景EN121型風機,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時數達到2100小時。
“項目的環(huán)保效益十分顯著?!惫撅L電場場長馬永曄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測算數據:按照每年能為電網提供清潔能源2億千瓦時計算,一期98MW項目相比燃煤發(fā)電,每年可節(jié)約標準煤6.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7.9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5411噸,減少粉塵排放4.9萬噸。
49臺風機分布廣、距離遠,如何實現高效的運行維修?馬永曄自豪地說:“我們完全實現了智能化運行。”
在他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風電場升壓站的控制中心,碩大的中控臺上,整齊排列著20多臺電腦,屏幕上,一組組數據和圖形正在歡快地跳躍。馬永曄告訴記者:“我們采用SCADA控制系統(tǒng),已經實現了遠程精準控制。站在中控室里,就可以全面監(jiān)控每一臺風機的運行狀態(tài),保障風電場安全運行。”
據了解,規(guī)劃的雙字坪風電場二期50MW風電項目已被核準,相關手續(xù)正在辦理中。未來的青龍山上,高聳的風力發(fā)電機將會漫山遍野,清潔電能將源源不斷為隰縣經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談及下一步發(fā)展方向,高云滿懷希冀:“我們正在就工業(yè)旅游進行規(guī)劃論證,準備深度融合青龍山的自然生態(tài)景觀與風力發(fā)電工業(yè)景觀,在景區(qū)修建道路、恢復綠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打造出定位準確、生態(tài)和諧、景觀獨特的精品旅游景區(qū)?!?/p>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