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我把帝堯的身世和主要功績做了大致介紹,今天我要和大家說說堯都的話題。在詳細講述帝堯的歷史貢獻前,必須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因為,近年關(guān)于堯都的爭論越來越多了。據(jù)我所知,有河北唐縣,有太原,有山東日照,還有江蘇高郵。所以確認堯都就很有必要了。那么,堯都在哪里?當然在臨汾,古人在史書中多次這樣寫道:堯都平陽。平陽是臨汾的古稱,堯都當然就在臨汾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平陽城可不是現(xiàn)今的臨汾城,原來在汾河西面的金殿鎮(zhèn)。現(xiàn)在的臨汾城是北魏之后才由河西搬遷過來的。金殿原名也不叫金殿,就叫平陽。說起平陽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是因為帝堯建都的緣故。早年在汾河西岸,現(xiàn)在的金殿一帶有一個湖,名叫平湖,也叫平水。堯看見平湖北面取水方便,地勢平坦,就將都城建在這里。古人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視之為陽,因此就叫做平陽。平陽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帝堯建都才有的。當然,那會兒還沒有金殿這個名字。
金殿是金鑾寶殿的簡稱。公元 309 年劉淵定都平陽,修建了他的金鑾寶殿。可惜僅有 10 年后漢國就滅亡了。之后,由于社會治安混亂,平陽城由河西搬到了河?xùn)|現(xiàn)在的位置。河西的古平陽城就改成了金殿。那么,為什么平陽會叫成臨汾呢?
平陽改名為臨汾是在隋文帝開皇年間,大家知道隋文帝叫楊堅,他聽到平陽就過敏。平陽和平楊同音,平陽,平陽,這不是要平掉姓楊的天下?便降旨平陽改名。改成什么?平陽不是臨近汾河么?于是就叫臨汾。其實早先就有個叫臨汾的村子,這個村子就是襄汾縣趙康鎮(zhèn)晉城村。臨汾叫了人家的名字,人家才改成現(xiàn)在的名字。弄清了臨汾名稱的變化,我們來看看史書對堯都的記載。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
昔唐人都河?xùn)|。
唐,即堯所建之唐國;都,即都城;河?xùn)|,西漢、東漢時平陽都為河?xùn)|郡。因而,“唐人都河?xùn)|”就等于說:堯都平陽。如果說,司馬遷這種寫法尚不明確,那么,班固在《漢書·地理志》曾轉(zhuǎn)引了東漢學(xué)者應(yīng)劭的話,他指出:
堯都也,在平水之陽也。
歷史的演進,使文化典籍隨之增多,因而,關(guān)于堯都平陽的記載也日益明確,屢見不鮮。柳宗元在《晉問》中說:
平陽,堯所理也。
司馬光在主編《資治通鑒》中未能涉及帝堯時期的事宜,可是將之寫進了《稽古錄》:
帝堯,祁姓,曰放勛,帝嚳之子。初封于陶,后改封唐,故曰陶唐氏。年十六,以唐侯升為天子,都平陽。
近代史書更進了一步,不僅確認平陽是堯都,而且注明山西臨汾,比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通史》,記有:
堯號陶唐氏,都平陽(山西臨汾縣)。
從大量的史料看,堯都在平陽、在臨汾早就成為不爭的事實,尤其是 2000 年原縣級臨汾市撤消、并被國務(wù)院批準變更為堯都區(qū),更說明了這個問題。
但是由于堯的貢獻太大了,名氣太好了,世人都想和堯沾點邊,沾點光,因而堯都也就有了別的說法。那么,關(guān)于堯都還有什么說法?據(jù)我所知主要有兩處:
一是河北唐縣說。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王大有先生,他在《三皇五帝時代》一書中寫道:
“帝堯約在公元前 2357 年職能王位,國號陶唐,都平陽,在河北靈山之西,阜平之東,平水之北。平陽取名,為平定天下義?!?nbsp;
你看,王大有先生不僅把堯都定在河北,就連平陽的理解也和我們不一樣。他說的是否正確,我們不必爭論,因為他還是把堯都定在咱這兒了。他又說:
“暴雨連綿不斷,華北平原一片汪洋,海水漫過了白洋淀、滹沱河、潴龍河、滏陽河,河水暴漲,威脅著堯都。帝堯遷都行營……經(jīng)平山——井陘——娘子關(guān)——陽泉——太原——晉陽——祁縣——霍太山——都平陽?!?
【責(zé)任編輯: 邱睿】
責(zé)任編輯:
上一篇: 喬忠延漫話帝堯之三:敬授民時
下一篇: 喬忠延漫話帝堯之一:走近帝堯